马入华山
成语拼音
- mǎ rù huá shān
马入华山成语解释
- 表示天下太平,不再打仗。
典故出处
- 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成语典故
- 商朝末年,商纣王荒淫无度,百姓怨声载道。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,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。周武王建立周朝,定都镐京,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,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,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。
成语造句
- 战争终于结束了,百姓们渴望已久的和平到来了,从此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,再也不会有硝烟弥漫,真可谓是马入华山。
成语故事
- 在很久很久以前,天下纷争不断,战乱频繁,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有一个国家,常年遭受战火的洗礼,人民苦不堪言。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主,他渴望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,实现自己的霸业。然而,连年的征战让国家疲惫不堪,资源匮乏,百姓怨声载道。
国王手下有一位睿智的大臣,他看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的痛苦,多次劝谏国王停止战争,休养生息。但国王却不为所动,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战争策略。
直到有一天,国家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遭遇了惨败,损失惨重。百姓们对战争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,纷纷起来抗议。国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那位大臣趁机再次进言,向国王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。他引用了历史上许多因为战争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,让国王深刻地认识到战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国王终于被大臣的话打动,他决定放下战争,寻求和平。于是,他开始与周边的国家进行和谈,努力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。
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努力,这个国家终于迎来了和平。百姓们欢呼雀跃,庆祝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。国王也意识到,只有和平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,让人民安居乐业。
从那以后,这个国家不再发动战争,军队的战马也不再用于征战,而是被放回了华山之中。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,国家也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国家成为了一个和平、繁荣的国度,人们铭记着这段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。“马入华山”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,它代表着天下太平,不再有战争,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。正如《尚书·武成》中所记载的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它提醒着后人,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痛苦,而和平才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和永恒的追求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我们应该珍惜和平,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,让“马入华山”的美好景象永远延续下去。
马入华山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