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同存异

成语拼音

qiú tóng cún yì

求同存异成语解释

求寻求;存保留;异不同的。找出共同点,保留不同意见。

典故出处

成语典故

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。

成语造句

在团队合作中,大家应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,尊重彼此的观点,做到求同存异,这样才能共同进步,达成目标。

成语故事

在华夏大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曾有这样一段故事。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,连年征战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 有两个相邻的诸侯国,分别是卫国和鲁国。卫国国力较强,资源丰富;鲁国则相对弱小,但文化繁荣。一次边界冲突,让两国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。卫国国君决定出兵攻打鲁国,企图扩大自己的领土。 鲁国朝堂之上,大臣们议论纷纷。有的主战,认为卫国欺人太甚,必须予以反击;有的则主和,觉得两国交战,无论胜负,受苦的都是百姓。 这时,一位名叫孔丘的学者站了出来。他对鲁君进言道:“如今卫国强大,我国若与之硬拼,胜算极小。不如派使者前往卫国,寻求和解的可能。”鲁君听后,觉得有理,便派遣使者前往卫国。 卫国国君听闻鲁国使者前来,起初态度傲慢。但使者不卑不亢,向卫国国君阐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弊端,以及和平相处所能带来的好处。卫国国君听后,陷入沉思。 卫国朝堂上,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。一派主张继续攻打鲁国,认为不能放过这个扩张的机会;另一派则觉得使者所言有理,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损失和仇恨。 最终,卫国国君决定听取部分大臣的建议,与鲁国进行和谈。和谈桌上,双方各抒己见,争论不休。然而,孔丘提出了一个观点:“两国虽有诸多分歧,但为了百姓的安宁,应当求同存异。我们可以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,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差异,暂且搁置,共同寻求和平发展之道。” 卫国和鲁国的国君经过深思熟虑,都认可了这个观点。于是,双方在边界划分、贸易往来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。卫国停止了对鲁国的军事行动,两国开始和平共处,互通有无。 此后,卫国凭借自身的优势,不断发展经济;鲁国则依靠丰富的文化底蕴,培养人才,两国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分歧时,不必强求完全一致,求同存异往往是解决问题、实现和谐共处的明智之选。正如卫国和鲁国,通过求同存异,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战争,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和平与繁荣。

求同存异-成语图片

求同存异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