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口镊子
成语拼音
- quē kǒu niè zi
缺口镊子成语解释
- 镊子用以拔毛,缺口镊子则不能。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。
典故出处
- 宋苏轼《与陈季常书》之十二彼不相知者,视仆之饥饱,如观越人之肥瘠耳。乡谚有云‘缺口镊子’者,公识之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在那杂乱的工具箱里,找个小零件如同大海捞针,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把缺口镊子,勉强能用它来完成修理工作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三的工匠。李三以打造各种金属器具为生,他的手艺在当地颇有名气。
然而,李三有一个毛病,就是过于精明算计,总想着在生意中占尽便宜。
有一天,一位富商来到李三的店铺,想要定制一批精美的镊子。富商对镊子的工艺和质量要求极高,并愿意支付丰厚的报酬。李三见此商机,心中大喜,立刻满口答应下来。
在打造镊子的过程中,李三动了歪心思。他为了节省材料,偷偷减少了镊子的用料,使得镊子的头部变得薄弱。完成之后,李三将这批镊子交给了富商,富商起初并未发现问题。
但没过多久,富商在使用这些镊子时,发现它们很容易变形,而且无法夹取一些细小的物品。富商感到十分生气,他带着镊子回到李三的店铺,要求李三给出一个解释。
李三却百般狡辩,试图推卸责任。富商见他如此不诚信,便说道:“你这打造的镊子简直就是缺口镊子,中看不中用,还想欺骗于我!”
此事在小镇上传开,人们纷纷指责李三的不道德行为。从此,李三的生意一落千丈,再也没有人愿意找他定制器具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类似李三这样因贪图小利而失去诚信和声誉的例子屡见不鲜。就如同《论语》中所说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诚信乃立身之本,一旦失去,便难以挽回。李三因为这一次的不诚信,就像那“缺口镊子”一般,看似完整,实则失去了最关键的实用价值,最终自食恶果。我们在生活中应当以此为戒,坚守诚信,莫因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毁掉自己的声誉和未来。
缺口镊子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