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会贯通

成语拼音

róng huì guàn tōng

融会贯通成语解释

融会融合领会;贯通贯穿前后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典故出处

《朱子全书·学三》举一而三反,闻一而知十,乃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”

成语典故

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,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,决不能融会贯通的。★朱自清《中国学术的大损失》

成语造句

我们在学习知识时,不能只死记硬背,而要通过思考和实践将不同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,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华夏大地上,有一位名叫李明的书生。李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但他自幼聪慧好学,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。 李明年少时便进入了村里的私塾读书,他勤奋刻苦,每日最早到私塾,最晚离开。对于先生所讲授的经史子集,他总是认真聆听,用心思考。然而,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,李明在初期遇到了许多难题。 儒家经典中的诸多理念和原则,常常让他感到困惑。诗词歌赋的韵律和意境,也需要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领悟。但李明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,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,定能有所收获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明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。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记住书本上的内容,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不同的知识相互联系,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。在研读史书时,他会结合儒家的仁政思想,去分析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;在欣赏诗词时,他会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。 有一次,私塾先生组织了一场学术讨论。学生们围绕着“治国之道”各抒己见。有的同学认为应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,有的则主张以道德感化为主。李明在聆听了众人的观点后,缓缓起身说道:“吾以为,治国当融会贯通。严刑峻法可止恶,然过度则失民心;道德感化能育善,然单靠此则难以约束恶徒。唯有二者结合,取其长处,补其短处,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。”李明的这番言论,让私塾先生和同学们都大为赞赏。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思考,李明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,高中进士。他被任命为一方县令,上任伊始,他便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。当地匪患猖獗,民生凋敝。李明没有盲目地采取强硬手段剿匪,也没有单纯地发放救济粮款安抚民众。他深入了解匪患产生的根源,发现是因为赋税过重,百姓生活无以为继,才被迫落草为寇。于是,他一方面减轻赋税,发展农业生产,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;另一方面,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匪首,坚决予以打击。 在治理民生方面,李明将儒家的仁爱思想与法家的务实精神融会贯通。他鼓励商业发展,增加财政收入;同时又设立学堂,普及教育,提升民众的素质。在他的治理下,该县经济繁荣,社会安定,百姓安居乐业。 李明的成功并非偶然,正是因为他善于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,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治理和生活中,才成就了一番事业,成为了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好官,也为后世学子树立了榜样。

融会贯通-成语图片

融会贯通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