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易近人

成语拼音

píng yì jìn rén

平易近人成语解释

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

典故出处

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”

成语典故

西周初,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,太公望(姜子牙)封于齐,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周成王。三年后,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,周公说:“为什么来得这么晚?”伯禽说:“我变革礼俗,费力不小。比如服丧,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。”而太公到齐之后,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,周公说:“为什么来得这么快?”太公说:“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,一切依从通俗简易。”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事的情况,长叹说:“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。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,民众就不愿意接近。平易近民,民众才会归附。”所以“平易近人”本指政治的通俗简易。  可是到了唐朝,为避唐太宗-李世民讳,凡言“民”处皆改为“人”,此语也不例外。如白居易《策林》十二引用这句话时就改成了“平易近人”。这样一改,意思也就变了,从指政治变为指为人处世的态度,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。

成语造句

他虽然身居高位,却没有一点架子,对待他人总是那样的和蔼可亲,真的是平易近人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,他叫刘皇叔,也就是刘备。 刘备心怀大志,立志要兴复汉室。他出身贫寒,但却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远大的抱负。在他的奋斗历程中,充分展现出了平易近人的品质。 起初,刘备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,他四处奔走,结交各路英雄豪杰。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而自卑,相反,他以真诚和热情对待每一个人。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有识之士,他都一视同仁,给予尊重和关怀。 有一次,刘备在一个小村子里遇到了一位老妇人。老妇人生活困苦,刘备看到后,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身上仅有的钱财都给了她,还亲自帮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。这件事让周围的百姓都对刘备赞不绝口,纷纷愿意跟随他。 随着刘备势力的逐渐壮大,他身边聚集了许多杰出的人才。像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猛将,以及诸葛亮这样的智者,都甘愿为他效力。而刘备对待他们,始终保持着那份平易近人的态度。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,从不摆架子。在战场上,他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;在平日里,他关心将士们的生活,倾听他们的心声。 关羽曾因一时疏忽而犯了错误,导致战局不利。很多人都建议刘备严惩关羽,但刘备却没有这样做。他理解关羽的难处,亲自找到关羽,与他谈心,鼓励他重新振作。这种平易近人的处理方式,让关羽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刘备,也让其他将士们感受到了刘备的宽厚和仁爱。 在治理地方时,刘备也秉持着平易近人的原则。他经常深入民间,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。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,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。百姓们对刘备感恩戴德,视他为救世主。 正是因为刘备的平易近人,让他赢得了民心,也成就了他的一番霸业。他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,被人们传颂至今。从刘备的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,平易近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力量。它能够凝聚人心,让人愿意追随;它能够化解矛盾,促进和谐;它能够成就大业,创造辉煌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也应该学习刘备这种平易近人的品质,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,这样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成功。

平易近人-成语图片

平易近人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