匹夫之勇

成语拼音

pǐ fū zhī yǒng

匹夫之勇成语解释

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。

典故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此匹夫之勇,敌一人者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出处:《国语 越语上》勾践既许之,乃致其众而誓之曰:“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也。”释义:打仗不能光凭个人的勇敢,要用智谋,要靠集体的力量。故事:春秋时,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,在吴国囚禁三年,受尽了耻辱:回国后,他决心自励图强,立志复国。  十年过去了,越国国富民强,兵马强壮,将士们又一次向勾践来请战:“君王,越国的四方民众,敬爱您就象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。现在,儿子要替父母报仇,臣子要替君主报仇。请您再下命令,与吴国决一死战。”  勾践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战要求,把军土们召集在一起,向他们表示决心说:“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,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。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,单凭个人的勇敢,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,同进同退。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,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。这样,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。进不听令,退不知耻,会受到应有的惩罚。”  到了出征的时候,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。大家都说,这样的国君,谁能不为他效死呢?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涨,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,灭掉了吴国。

成语造句

他总是凭借着一股蛮劲做事,看似勇敢,实则只是匹夫之勇,最终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许多关于勇气的故事。 在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个叫子路的人。子路身材魁梧,勇猛无比,但他的勇气常常被人认为只是一种匹夫之勇。 有一次,子路所在的国家发生了内乱。子路听闻后,毫不犹豫地冲向了战场。他凭借着自己的勇猛,在战场上杀敌无数,一时间声名大噪。然而,他的这种行为却引起了一些智者的担忧。 一位名叫孔子的智者就曾对子路说:“子路啊,你这样的勇猛固然可嘉,但这只是匹夫之勇啊。真正的勇气,不是只知道一味地蛮干,而是要懂得审时度势,用智慧去解决问题。” 子路却不以为然,他认为自己的勇敢就是最强大的力量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子路的这种匹夫之勇让他陷入了困境。在一次战斗中,子路因为过于轻敌,中了敌人的圈套,陷入了绝境。但他依然不肯退缩,凭借着自己最后的力气与敌人拼死搏斗。 最终,子路战死沙场。他的死让人们惋惜不已,同时也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匹夫之勇的局限性。 正如《论语》中所说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子路的故事就是对匹夫之勇最好的诠释。他虽然勇敢,但缺乏智慧和谋略,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。 历史上像子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匹夫之勇或许能在一时之间带来辉煌,但如果没有智慧和谋略的支撑,这种辉煌往往是短暂的。只有将勇气与智慧相结合,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立足,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。我们应该从这些故事中吸取教训,在追求勇气的同时,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,避免重蹈匹夫之勇的覆辙。

匹夫之勇-成语图片

匹夫之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