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吐三握
成语拼音
- sān tǔ sān wò
三吐三握成语解释
- 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。
典故出处
- 《史记·鲁世家》周公戒伯禽曰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。我于天下亦不贱矣,然我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。’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他在求贤若渴的过程中,展现出了不亚于古人三吐三握的诚意,最终成功招揽到了众多杰出人才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位名叫周公的伟人。
周公,名旦,是周文王之子、周武王之弟。他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周武王去世后,周成王年幼继位,周公摄政,辅佐成王治理天下。
周公对待贤才,可谓是诚心诚意,礼贤下士到了极致。他常常为了求得贤才而不辞辛劳,甚至达到了“三吐三握”的程度。
有一次,周公正在吃饭,突然听到门外有贤士求见。周公立即放下碗筷,前去迎接。在交谈过程中,贤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见解,周公听得入神,竟忘记了口中还含着未嚼完的食物,三次把口中的食物吐出来,专心倾听贤士的话语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观点。
还有一回,周公正在洗头,这时又有贤能之士前来拜访。周公顾不得头发还没洗完,连忙用手握住头发,跑出来接见。同样,在与这位贤士交流时,周公全神贯注,三次握住头发,不让洗头之事干扰与贤士的交流。
周公的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,在当时被人们广为传颂。正是因为周公如此尊重人才,才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效力,为周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正如《史记》中所记载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于天下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’”
在周公的努力下,周朝的政治日益清明,经济繁荣发展,文化昌盛。他的“三吐三握”之举,成为了后世君王和臣子们学习的楷模,激励着无数人以真诚和谦逊的态度对待贤能之士,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。
三吐三握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