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旨相公

成语拼音

sān zhǐ xiàng gōng

三旨相公成语解释

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。

典故出处

《宋史·王圭传》以其上殿进呈,曰取圣旨;上可否讫,云领圣旨;退谕禀事者,曰已得圣旨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他在工作中毫无主见,一味迎合上级,简直就是现代版的“三旨相公”。

成语故事

在北宋时期,有一位官员名叫王珪。 王珪在朝堂为官多年,颇受皇帝的器重。然而,他的为官之道却备受争议。 王珪在处理政务时,常常表现出一种模棱两可、唯唯诺诺的态度。每当皇帝询问他的意见,他从不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,也不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。 有一次,朝廷面临着一项重要的决策,关乎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。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,激烈争论,都希望能为国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。而王珪却站在一旁,沉默不语。皇帝见状,便点名让他发表看法。王珪只是含糊其辞,说些无关痛痒的话,既不支持任何一方的观点,也不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。 又有一回,边境发生战事,军情紧急。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。王珪依旧没有给出明确的战略指导,只是一味地迎合皇帝的心思,说一些让皇帝听起来舒服却毫无实际作用的话。 久而久之,朝中大臣们对王珪的这种为官作风极为不满。因为他在朝堂上,对于“取圣旨”“领圣旨”“已得圣旨”三句话说得最多,因此,人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,叫做“三旨相公”。 王珪的这种行为,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负面的典型。古人云: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”真正的好官,应当有担当、有见识、有勇气,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出谋划策,排忧解难。而像王珪这样,只知唯命是从,毫无主见和作为,不仅辜负了皇帝的信任,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。 在后世的评价中,“三旨相公”这一称号成为了对那些只知迎合上级、毫无担当的官员的讽刺。它提醒着后人,为官从政,应当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,勇于直言进谏,积极作为,方能成为百姓心中的好官,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。

三旨相公-成语图片

三旨相公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