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旨相公
成語拼音
- sān zhǐ xiàng gōng
三旨相公成語解釋
-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。
典故出處
- 《宋史·王圭傳》以其上殿進呈,曰取聖旨;上可否訖,雲領聖旨;退諭稟事者,曰已得聖旨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在工作中毫無主見,一味迎合上級,簡直就是現代版的“三旨相公”。
成語故事
- 在北宋時期,有一位官員名叫王珪。
王珪在朝堂爲官多年,頗受皇帝的器重。然而,他的爲官之道卻備受爭議。
王珪在處理政務時,常常表現出一種模棱兩可、唯唯諾諾的態度。每當皇帝詢問他的意見,他從不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,也不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。
有一次,朝廷面臨着一項重要的決策,關乎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。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,激烈爭論,都希望能爲國家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。而王珪卻站在一旁,沉默不語。皇帝見狀,便點名讓他發表看法。王珪只是含糊其辭,說些無關痛癢的話,既不支持任何一方的觀點,也不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。
又有一回,邊境發生戰事,軍情緊急。皇帝召集大臣們商議應對之策。王珪依舊沒有給出明確的戰略指導,只是一味地迎合皇帝的心思,說一些讓皇帝聽起來舒服卻毫無實際作用的話。
久而久之,朝中大臣們對王珪的這種爲官作風極爲不滿。因爲他在朝堂上,對於“取聖旨”“領聖旨”“已得聖旨”三句話說得最多,因此,人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,叫做“三旨相公”。
王珪的這種行爲,在歷史上成爲了一個負面的典型。古人云:“爲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”真正的好官,應當有擔當、有見識、有勇氣,能夠爲國家和百姓出謀劃策,排憂解難。而像王珪這樣,只知唯命是從,毫無主見和作爲,不僅辜負了皇帝的信任,也損害了國家的利益。
在後世的評價中,“三旨相公”這一稱號成爲了對那些只知迎合上級、毫無擔當的官員的諷刺。它提醒着後人,爲官從政,應當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爲重,勇於直言進諫,積極作爲,方能成爲百姓心中的好官,爲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。
三旨相公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