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柱求奸
成语拼音
- pò zhù qiú jiān
破柱求奸成语解释
- 为不畏权贵,搜索坏人,以正国法的典故。
典故出处
- 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,贪残无道,至乃杀孕妇,闻膺厉威严,惧罪逃还京师,因匿兄让弟舍,藏于合柱中。膺知其状,率将吏卒破柱取朔,付洛阳狱。受辞毕,即杀之。”
成语典故
- 汉朝时期,权臣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令,贫残无道,甚至还杀害孕妇,他听说李膺执法威严,就逃回京师,就藏到张让家的合柱中。李膺听说后,立即带领官吏与士卒到张让家,劈开柱子抓取张朔,投入洛阳监狱,上报皇帝后,立即将其正法。
成语造句
- 以下是用“破柱求奸”造的句子:在面对邪恶势力时,他毫不畏惧,决心破柱求奸,坚决与之斗争到底。
成语故事
- 在汉朝时期,有一个名叫李膺的官员。他为人刚正不阿,以严厉打击不法之徒而闻名。
当时,朝中有个奸臣张让,他仗着皇帝的宠信,肆意妄为,纵容其弟张朔为非作歹。张朔竟公然抢夺百姓财物,还杀害无辜之人,百姓们对他深恶痛绝,却又敢怒不敢言。
李膺得知此事后,决心要将张朔绳之以法。他不顾张让的权势,亲自率领手下前往张朔的住所捉拿他。张朔得知李膺来抓他,吓得赶紧跑到他哥哥张让的家里,躲在一根柱子后面。
李膺毫不畏惧地闯进张让家中,四处搜寻张朔的踪迹。当他发现张朔躲在柱子后面时,没有丝毫犹豫,直接冲过去,亲手将张朔从柱子后面揪了出来。为了让张朔无法再逃脱,李膺竟然毫不犹豫地打破了那根柱子,坚决要将这个作恶多端的奸人捉拿归案。
张让见弟弟被抓,气急败坏地找到皇帝,哭诉李膺的不是,说他不把自己放在眼里,擅自闯入自己家中抓人。皇帝听了张让的话,也有些生气,便召来李膺责问。
李膺面无惧色,义正言辞地向皇帝陈述了张朔的种种罪行,并表示自己作为官员,有责任维护国法和百姓的安宁。他说:“如果因为奸臣的哭诉就放纵罪犯,那国家的法律还有何用?臣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,破柱求奸,只为了不放过这个作恶之人。”
皇帝听了李膺的话,被他的正直和勇气所打动,不仅没有责罚李膺,反而称赞他是忠臣。从此,李膺的名声更加响亮,而那些不法之徒听到李膺的名字都胆战心惊,不敢再肆意妄为。
李膺破柱求奸的故事,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。他的行为展现了一种坚定的正义信念和无畏的勇气,让后人敬仰不已。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,在面对邪恶和不公时,我们要有勇气挺身而出,坚决捍卫正义和公平,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。正如李膺一样,为了追求正义,不惜打破常规,也要将奸恶之人绳之以法,为社会带来安宁和公正。
破柱求奸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