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恭必敬
成语拼音
- bì gōng bì jìng
必恭必敬成语解释
- 恭、敬:端庄而有礼貌。形容态度十分恭敬。
典故出处
- 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
成语典故
-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,他昏庸暴虐,政治腐败。 公元前779年,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,叫褒姒。周幽王十分宠爱她。褒姒一向不爱笑,幽王用音乐歌舞、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。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,召来各路诸侯兵马,使他们上当,让褒姒笑一笑,幽王欣然同意。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,晚上传令点燃烽烟,各地诸侯见到烽烟,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,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。到了一看,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。幽王派人对他们说:“没有什么盗寇,让你们辛苦了!”诸侯受骗,匆匆地来,匆匆地去。褒姒看了不由大笑,幽王也很开心。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,幽王废掉申后,立褒姒为王后;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,立伯服为太子。 宜臼遭到废黜,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。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,满怀忧愁,心中十分痛苦,写了一首题目叫作《小弁》的诗,抒发自已的心情。诗的第三节说:“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,一定要必恭必敬。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,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。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,谁人不是父母所生?上天生了我,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?”由于幽王无道,诸侯纷纷叛离。公元前771年,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。幽王下令点燃烽烟,但是诸侯受过骗,都不派救兵。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,杀了幽王,掳走了褒姒。 “必恭敬止”后来演化为“必恭必敬”,也有写作“毕恭毕敬”的。
成语造句
- 他对长辈说话时总是态度温和,必恭必敬的。
成语故事
- 春秋时期,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路。子路性格豪爽,有些粗鲁,但对孔子却十分尊敬。
有一次,子路要去见孔子,他特意整理了自己的衣冠,显得庄重而整洁。当他来到孔子面前时,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,态度极其恭敬。孔子看到子路的样子,心中十分欣慰。
子路跟随孔子学习的过程中,始终保持着这种必恭必敬的态度。他认真聆听孔子的教诲,对于孔子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,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轻视。
在那个时代,尊师重道是非常重要的品德。子路深知孔子的学问和品德高深莫测,他把孔子视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。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面对重要抉择时,子路都会请教孔子,并且严格按照孔子的教导去做。
孔子也非常喜欢子路的这种态度,他常常教导其他弟子要向子路学习,对待师长和学问都要有必恭必敬的态度。在孔子的影响下,他的众多弟子都养成了尊重师长、勤奋好学的良好品德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子路在孔子的教导下不断成长和进步。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,更重要的是,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道德的准则。而他必恭必敬的态度也成为了后世学子们学习的榜样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必恭必敬这个成语一直被人们传颂着。它提醒着人们要尊重师长、尊重知识、尊重道德规范。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,都应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,以必恭必敬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和事。就如同子路对待孔子一般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,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必恭必敬的态度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,在现代社会同样不可或缺。在学校里,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;在工作中,员工对领导的尊重有利于团队的协作和发展;在家庭中,子女对父母的尊重是家庭和睦的基础。让我们都秉持着必恭必敬的态度,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。
必恭必敬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