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恭必敬
成語拼音
- bì gōng bì jìng
必恭必敬成語解釋
- 恭、敬:端莊而有禮貌。形容態度十分恭敬。
典故出處
- 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
成語典故
-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後一個國君,他昏庸暴虐,政治腐敗。 公元前779年,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,叫褒姒。周幽王十分寵愛她。褒姒一向不愛笑,幽王用音樂歌舞、美味佳餚都不能讓她笑。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,召來各路諸侯兵馬,使他們上當,讓褒姒笑一笑,幽王欣然同意。他帶褒姒到行宮遊玩,晚上傳令點燃烽煙,各地諸侯見到烽煙,以爲有盜寇侵擾京城,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。到了一看,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:“沒有什麼盜寇,讓你們辛苦了!”諸侯受騙,匆匆地來,匆匆地去。褒姒看了不由大笑,幽王也很開心。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,幽王廢掉申後,立褒姒爲王后;廢掉申後生的太子宜臼,立伯服爲太子。 宜臼遭到廢黜,住在外祖父申侯家裏。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,滿懷憂愁,心中十分痛苦,寫了一首題目叫作《小弁》的詩,抒發自已的心情。詩的第三節說:“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,一定要必恭必敬。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,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。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,誰人不是父母所生?上天生了我,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?”由於幽王無道,諸侯紛紛叛離。公元前771年,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。幽王下令點燃烽煙,但是諸侯受過騙,都不派救兵。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,殺了幽王,擄走了褒姒。 “必恭敬止”後來演化爲“必恭必敬”,也有寫作“畢恭畢敬”的。
成語造句
- 他對長輩說話時總是態度溫和,必恭必敬的。
成語故事
- 春秋時期,孔子有個弟子叫子路。子路性格豪爽,有些粗魯,但對孔子卻十分尊敬。
有一次,子路要去見孔子,他特意整理了自己的衣冠,顯得莊重而整潔。當他來到孔子面前時,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,態度極其恭敬。孔子看到子路的樣子,心中十分欣慰。
子路跟隨孔子學習的過程中,始終保持着這種必恭必敬的態度。他認真聆聽孔子的教誨,對於孔子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,從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輕視。
在那個時代,尊師重道是非常重要的品德。子路深知孔子的學問和品德高深莫測,他把孔子視爲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。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面對重要抉擇時,子路都會請教孔子,並且嚴格按照孔子的教導去做。
孔子也非常喜歡子路的這種態度,他常常教導其他弟子要向子路學習,對待師長和學問都要有必恭必敬的態度。在孔子的影響下,他的衆多弟子都養成了尊重師長、勤奮好學的良好品德。
隨着時間的推移,子路在孔子的教導下不斷成長和進步。他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和智慧,更重要的是,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道德的準則。而他必恭必敬的態度也成爲了後世學子們學習的榜樣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必恭必敬這個成語一直被人們傳頌着。它提醒着人們要尊重師長、尊重知識、尊重道德規範。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,都應該保持一顆敬畏之心,以必恭必敬的態度去對待一切值得我們尊重的人和事。就如同子路對待孔子一般,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,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必恭必敬的態度不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義,在現代社會同樣不可或缺。在學校裏,學生對老師的尊重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;在工作中,員工對領導的尊重有利於團隊的協作和發展;在家庭中,子女對父母的尊重是家庭和睦的基礎。讓我們都秉持着必恭必敬的態度,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。
必恭必敬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