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手待毙

成语拼音

shù shǒu dài bì

束手待毙成语解释

毙死。捆起手来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

典故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兵临城下,将至壕边,岂可束手待毙!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面对困难,我们绝不能有丝毫退缩和放弃的念头,不能像那些懦弱的人一样束手待毙,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勇往直前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某个战乱时期,有一个名为清平的小城。这座小城地处要冲,本是一片宁静祥和之地,但战争的阴云却逐渐笼罩而来。 当时,周边的几个强大势力为了争夺领土,战火不断蔓延。清平城的城主是一位名叫赵义的正直之士,他忧心忡忡地看着局势的发展,深知自己的小城即将面临巨大的危机。 敌军的兵力强大,装备精良,而清平城的守军人数稀少,物资匮乏。赵义召集了城中的将领和谋士,共同商议应对之策。然而,在会议上,众人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。 一部分将领主张主动出击,趁敌军尚未完全集结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而另一部分将领则认为,敌我力量悬殊,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,不如紧闭城门,坚守城池,等待援军的到来。 赵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他深知主动出击风险极大,但坚守城池也并非万无一失。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,敌军已经兵临城下,开始了猛烈的攻击。 清平城的守军奋力抵抗,但敌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,城墙多处出现了破损。城中的百姓们也陷入了恐慌之中,一些人开始抱怨城主的决策不力,导致如今的困境。 赵义心急如焚,他在城墙上看着敌军的阵势,心中充满了绝望。此时,一位谋士走到他身边,说道:“城主,如今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,必须想办法突围,寻找援军。” 赵义却摇了摇头,说道:“敌军重重包围,我们如何突围?恐怕刚一出城,就会被敌军歼灭。” 谋士急切地说:“若我们就这样束手待毙,城破之时,所有人都将性命不保。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拼死一搏,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” 赵义沉思片刻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部队,趁着夜色,从敌军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围而出。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他们终于突破了敌军的包围,成功地去寻找援军。 最终,在赵义的勇敢决策和众人的努力下,清平城等来了援军,击退了敌军,保卫了家园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绝境时,绝不能束手待毙,而应该勇敢地寻找出路,奋力一搏,才有可能迎来转机。

束手待毙-成语图片

束手待毙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