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薪救火

成语拼音

bào xīn jiù huǒ

抱薪救火成语解释

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
典故出处

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
成语典故

战国末期,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,魏国无力抵抗,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。到公元前273年,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,势头空前猛烈。 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,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。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,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,谁也不敢谈“抵抗”二字。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,多数大臣都劝魏王,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,向秦王求和。 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,很不以为然,忙上前对魏王说:“大王,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,才让您去卖国求和,根本不为国家着想。您想,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,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,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,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。”  说到这里,苏代讲了一个故事:从前有一个人,他的房子起火了,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,但他不听,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,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。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,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?” 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,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。到公元225年,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,包围了国都大梁,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,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。

成语造句

他采取的方法根本就是抱薪救火,不仅没有解决问题,反而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了。

成语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国家名为魏国。魏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政治逐渐腐败,国力也开始衰退。 当时,魏国的邻国秦国日益强大,对魏国虎视眈眈。秦国不断地出兵侵犯魏国的边境,抢夺魏国的土地和财富。魏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面对秦国的威胁,感到十分恐慌和无助。 有一位大臣名叫苏代,他看到魏国的困境,便向君主进言,提出了一些应对秦国的策略。然而,魏国的君主却没有采纳苏代的建议,反而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措施。 魏国君主认为,只要给秦国送去大量的财物和珍宝,就能够平息秦国的侵略。于是,他不断地派遣使者带着珍贵的礼物前往秦国,希望能够求得和平。但是,秦国的统治者并不满足于这些财物,他们继续发动进攻,魏国的领土不断地被侵占。 苏代看到魏国君主的做法,心急如焚。他再次进宫劝谏君主,说道:“大王,您这样做就如同抱薪救火啊!您用柴草去扑灭火焰,柴草越多,火焰就会烧得越旺。您不断地给秦国送去财物,只会让秦国更加贪婪,他们的侵略也会更加肆无忌惮。我们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来对抗秦国,而不是一味地求和。” 然而,魏国君主根本听不进去苏代的话。他仍然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,继续向秦国送去大量的财物。 最终,魏国的国力被消耗殆尽,秦国轻易地就占领了魏国的大片土地。魏国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,他们对君主的愚蠢行为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悲哀。 历史上,类似魏国这种抱薪救火的例子并不少见。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或困难时,人们往往容易陷入错误的思维模式,采取一些看似能够解决问题,但实际上却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的方法。 就如同战国时期的韩国,面对秦国的威胁,也曾试图通过派水工郑国去秦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,以消耗秦国的国力。然而,这一做法最终也没有能够阻止秦国的崛起,反而让秦国更加警惕韩国的意图。 我们应该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冷静地分析问题,寻找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。不能像魏国君主那样,盲目地采取一些看似可行,但实际上却会带来更大危害的行动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立足,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。

抱薪救火-成语图片

抱薪救火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