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商惠工
成语拼音
- tōng shāng huì gōng
通商惠工成语解释
-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;惠给人以好处。使贸易畅通,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。
典故出处
- 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务材训农,通商惠工。”
成语典故
- 日后战乱停止,我将使国家轻摇薄赋,吏治清明,兴学校,奖农桑,通商惠工。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六章
成语造句
-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旨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促进经济发展,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通商惠工的繁荣局面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一个繁荣国度,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昌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当时,有一位贤明的君主,他深知国家的繁荣不能仅仅依靠农业,而要让商业和手工业也蓬勃发展,实现各行业的共同繁荣。于是,他决心推行一系列的政策,以促进商业交流和手工业的进步。
这位君主首先下令降低了商业的税收,减轻了商人的负担。他明白,过重的税负会阻碍商业的流通和发展。同时,他还积极鼓励各地商人开展贸易活动,为他们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安全的保障。在他的治理下,各地的市场变得热闹非凡,商品琳琅满目,贸易往来日益频繁。
对于手工业,君主更是大力扶持。他设立了专门的机构,培养和招募优秀的工匠。这些工匠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优厚的待遇,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。为了提高手工业的技术水平,君主还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国家,学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,并带回国内进行推广。
在政策的激励下,这个国家的手工业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闻名于世。无论是精美的丝绸、华丽的陶瓷,还是坚固耐用的铁器,都成为了各国争相购买的商品。
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,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。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,社会稳定,人民安居乐业。
这位君主的治国理念和政策,正是“通商惠工”的生动体现。他通过促进商业的流通和手工业的发展,为国家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局面。后世的统治者们纷纷效仿他的做法,使得“通商惠工”这一理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。
在当今社会,“通商惠工”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各国都在努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工业化进程,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只有不断加强商业交流,提升工业技术水平,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通商惠工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