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而语

成语拼音

tóng nián ér yǔ

同年而语成语解释

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

典故出处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这两种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,根本无法同年而语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许多人物和事件,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往往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评判,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。 话说在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纷争不断,局势变幻莫测。在齐国,有两位出身不同、经历各异的谋士,一位名叫邹衍,另一位名叫淳于髡。 邹衍学富五车,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,他提出的学说备受各国君王的尊崇。每当他游历到一个国家,国君都会亲自迎接,奉为上宾,给予极高的礼遇。 淳于髡则以机智善辩著称,他常常能在君王面前凭借巧言妙语获得赏识。 有一次,淳于髡见到邹衍受到齐王如此隆重的礼遇,心中不禁产生了嫉妒之意。他对旁人说:“邹衍不过是一介书生,凭什么能得到这般待遇?我淳于髡在齐国效力多年,为齐王出谋划策,也未曾有如此殊荣。” 有人将淳于髡的这番话传到了邹衍耳中,邹衍淡然一笑,说道:“吾与淳于髡,不可同年而语。我所研究的是关乎天地大道、治国安邦的根本之理,其影响深远,非一时之功。淳于髡先生虽善言辞,但其所言多为应对当下之事,两者所为之事,其价值与意义截然不同。” 后来,齐王知晓了此事,便召见淳于髡,对他说:“邹衍之学,乃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,探索天地间的真理;而你虽也有才华,却多在琐事上发挥。你们二人之功,不可同年而语。切不可因一时嫉妒,而忽视了他人的真正价值。”淳于髡听后,深感惭愧,从此不再有此嫉妒之心。 在历史的洪流中,我们应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人的功绩和价值。不能因为表面的相似或者一时的表象,就将不同性质、不同层次、不同影响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,正所谓不可同年而语。只有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,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,给予恰当的评价。

同年而语-成语图片

同年而语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