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心敌忾

成语拼音

tóng xīn dí kài

同心敌忾成语解释

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。

典故出处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面对外敌入侵时,全国民众团结一心,不分男女老幼,皆同心敌忾,共御强敌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华夏大地上,曾有两个相邻的诸侯国,分别是卫国和梁国。两国之间的边境时常发生摩擦,百姓生活不得安宁。 卫国的国君卫庄公是一位有雄心壮志但性格急躁的君主。他一心想要扩大卫国的领土,增强国家的实力,因此对梁国虎视眈眈。而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则是一位相对温和,但有些优柔寡断的君主。 有一年,卫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,粮食歉收,百姓生活困苦。卫庄公认为这是攻打梁国的绝佳时机,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劝阻,执意发动了战争。 战争一开始,卫国的军队凭借着强大的兵力和高昂的士气,迅速突破了梁国的边境防线,一路长驱直入。梁国的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,四处避难。 梁惠王在这危急关头,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对策。大臣们有的主张求和,有的主张抵抗到底。最终,一位名叫苏则的大臣站了出来,他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如今卫国侵略我国,我们的家园被践踏,百姓流离失所。我们应当团结一心,共同抵抗外敌。卫国虽然强大,但我们只要同心敌忾,就一定能够保卫我们的国家!” 梁惠王被苏则的话语所打动,决定与百姓们一起抵抗卫国的侵略。他亲自登上城楼,鼓舞士气。梁国的百姓们也纷纷响应,年轻人拿起武器加入军队,妇女们则为士兵们准备粮草。 在战场上,梁国的士兵们不再畏惧卫国的强大,他们心中充满了保卫家园的决心。每一个士兵都奋勇杀敌,毫不退缩。 而卫国的军队由于战线拉长,补给困难,再加上梁国军民的顽强抵抗,渐渐陷入了困境。卫庄公见势不妙,想要撤军,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。 最终,梁国的军队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击败了卫国的军队,将他们赶出了自己的国土。 这场战争让卫国元气大伤,卫庄公也因此受到了国内百姓的指责。而梁国则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勇气,成为了周边国家敬重的对象。 梁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,正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外敌入侵时,能够同心敌忾,众志成城。这个故事也告诉后人,只要团结一心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。

同心敌忾-成语图片

同心敌忾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