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心伤臆

成语拼音

tòng xīn shāng yì

痛心伤臆成语解释

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
典故出处

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积敝之后,易致中兴,诚当沛然思惟善道;而论者犹云,方今之事,复同于前。臣伏从山草,痛心伤臆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失去挚友的那一刻,他的内心满是哀伤,久久无法释怀,那种痛苦真可谓痛心伤臆。

成语故事

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个名叫卫国的诸侯国。卫国的国君卫庄公在位时,宠爱小妾所生的儿子州吁。州吁从小就骄横跋扈,喜欢舞刀弄枪,庄公却从不加以管教。 大夫石碏屡次进谏庄公,希望他能对州吁加以约束,教导他遵循礼仪道德,以免日后惹出祸端。然而庄公根本不听石碏的忠言。 后来庄公去世,太子完继位,即卫桓公。州吁依旧我行我素,丝毫不把桓公放在眼里。终于,州吁纠结了一批同样心怀不轨的人,发动叛乱,杀害了桓公,自己当上了卫国国君。 州吁篡位后,卫国百姓怨声载道。他为了转移国内矛盾,决定对外发动战争,企图通过战争来树立自己的威望。可是,战争带来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和灾难,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民不聊生。 石碏有个儿子叫石厚,与州吁关系密切,常常为州吁出谋划策。石碏多次劝诫石厚远离州吁,但石厚不听。眼见卫国局势愈发混乱,石碏痛心伤臆。他深知,若再不采取行动,卫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 于是,石碏巧设计谋,利用州吁对陈国国君的信任,假装让石厚陪同州吁前往陈国。他暗中派人告诉陈国国君,州吁弑君篡位,是卫国的罪人,希望陈国能帮忙将其擒拿。陈国国君答应了石碏的请求,成功抓获了州吁和石厚。 最终,卫国得以拨乱反正,恢复了往日的平静。石碏为了国家的安定,大义灭亲,虽内心痛苦不堪,但他的举动拯救了卫国,避免了更大的灾难。 这一段历史令人感慨万千,石碏那痛心伤臆的无奈,以及他为了国家利益所展现出的坚定决心,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。也让我们深知,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。

痛心伤臆-成语图片

痛心伤臆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