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安旦夕

成语拼音

tōu ān dàn xī

偷安旦夕成语解释

偷安苟且求安;旦夕早晚,形容时间短。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。

典故出处

三国魏·钟会《移蜀将吏士檄》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俱碎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国家面临如此多的困难,有些人却还在为了个人私利偷安旦夕,实在令人痛心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,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。卫国原本国力昌盛,百姓安居乐业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卫国的君主渐渐变得昏庸无能,沉迷于酒色之中,对国家的政务置之不理。 周边的诸侯国看到卫国的君主如此堕落,纷纷起了觊觎之心。其中,强大的邻国晋国开始不断地侵犯卫国的边境,掠夺卫国的资源和土地。 卫国的大臣们心急如焚,纷纷向君主进谏,希望他能振作起来,整顿军备,抵御外敌。但这位君主却不以为然,认为只要暂时能够维持表面的和平,让他继续享受当下的安逸生活,其他的都不重要。 卫国的将军们虽然有心抵抗外敌,但由于君主不肯拨发足够的军费和物资,导致军队的装备陈旧,士兵们士气低落。 在这样的情况下,晋国的军队越发肆无忌惮,他们步步紧逼,卫国的领土不断缩小。 卫国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他们怨声载道,对君主的昏庸和无能感到愤怒和失望。 然而,卫国的君主依旧不为所动,他每天依旧过着偷安旦夕的生活,仿佛国家的危机与他毫无关系。 终于,在一次大战中,卫国的军队由于寡不敌众,被晋国打得落花流水。卫国的都城也被敌军攻破,君主沦为了阶下囚。 曾经繁荣昌盛的卫国,就这样因为君主的偷安旦夕,贪图一时的安逸,而走向了灭亡。 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,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,不能只顾眼前的安逸,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,积极应对,否则就会像卫国的君主一样,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。偷安旦夕,只能带来短暂的虚幻安宁,却无法避免最终的灾难。

偷安旦夕-成语图片

偷安旦夕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