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藏于密
成语拼音
- tuì cáng yú mì
退藏于密成语解释
-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典故出处
- 无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他平日里行事低调,看似普通,实则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能力,这种大智若愚的表现正如“退藏于密”所蕴含的深义。
成语故事
- 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许多人物和事件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哲理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关于“退藏于密”的故事。
在战国时期,有一位名叫范蠡的智者。他早年辅佐越王勾践,出谋划策,帮助越国逐渐强大,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吴国。然而,在功成名就之时,范蠡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。
当时,越国上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,越王勾践准备对功臣们大加封赏。众人皆期待着加官晋爵,享受荣华富贵。但范蠡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。他深知勾践此人,可共患难,却难同富贵。而且,自己在战争中展现出的智谋和才能,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猜疑。
于是,范蠡果断地选择了退隐。他没有贪恋权力和财富,而是悄悄地离开了越国,隐姓埋名,过上了平凡的生活。他的好友文种不理解他的做法,选择留在了越王身边。后来,文种果然遭到了勾践的猜忌,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。
范蠡退藏于密,并非是胆小怯懦,而是一种深谋远虑的智慧。他明白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的道理。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,适时地退隐,是为了保全自身,避免陷入无尽的争斗和危险之中。
历史上,像范蠡这样懂得退藏于密的人还有很多。比如汉朝的张良,他在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,也选择了功成身退。他深知权力的争斗永无止境,唯有远离纷争,才能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也常常面临着各种选择和诱惑。有时候,我们需要勇往直前,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;但有时候,也需要懂得退藏于密,审时度势,避免因过度追求而陷入困境。
“退藏于密”并非是消极逃避,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,是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护自己、积蓄力量的智慧之举。当我们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退藏,或许就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,更加从容。
退藏于密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