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木三分

成语拼音

rù mù sān fēn

入木三分成语解释

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

典故出处

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书祝版,工人削之,笔入木三分。”

成语典故

王羲之字逸少,晋朝时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,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,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。  王羲之的书法,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,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,柔和中带着刚强,后代的许多书法家,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。所以,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。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《兰亭集序》、《黄庭经》等。 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,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,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。他为了把字练好,无论休息还是走路、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,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,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。所以时间久了,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。 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,每次写完,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。时间一久,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,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。  据说他很爱鹅,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,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,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。  有一次,他到一个道观去玩,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,便要求道士卖给他。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,便请他写部《黄庭经》作为交换。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,便同意了。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《黄庭经》,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。  还有一次,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,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,再派工人雕刻。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,王羲之写的字,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。他赞叹地说:“右军将军的字,真是入木三分呀!”。

成语造句

他对人物的刻画极其细腻,那神情和动作的描绘简直入木三分。

成语故事

在东晋时期,有一位书法大家名叫王羲之。 王羲之自幼便对书法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天赋。他勤奋好学,整日沉浸在书法的练习之中。他遍临前代书法大家的字帖,博采众长,又融入自己的感悟和风格。 时光荏苒,王羲之的书法技艺日益精湛。他的字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,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。 有一次,王羲之受邀为一座新建的寺庙题写匾额。他站在高高的梯子上,提起笔,全神贯注地书写起来。他的笔触如行云流水,酣畅淋漓,每一个字都仿佛具有了生命。当他写完最后一笔,走下梯子时,围观的人们无不啧啧称赞。 过了几天,一位木匠前来安装匾额。他在雕刻王羲之所写的字时,发现那字迹竟然深深地嵌入了木板之中,即使他用了很大的力气去削去表面的木材,那字迹依然清晰可见。木匠惊叹不已,连忙将此事告诉了其他人。从此,人们对王羲之的书法更加钦佩,用“入木三分”来形容他的书法功力之深厚。 这个成语后来也被用来比喻对事物的见解深刻、透彻。正如王羲之的书法,不仅仅是表面的形态优美,更是蕴含着他对艺术、对人生的深刻洞察。从他的字中,人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感、他的思想以及他对美的独特诠释。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,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临摹的典范,而“入木三分”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至今,提醒着人们在追求技艺和真理的道路上,要不断钻研,力求深刻而精湛。

入木三分-成语图片

入木三分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