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坐针毡
成语拼音
- rú zuò zhēn zhān
如坐针毡成语解释
- 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。形容心神不定,坐立不安。
典故出处
- 《晋书·杜锡传》:“累迁太子中舍人。性亮直忠烈,屡谏愍怀太子,言辞恳切,太子患之。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,刺之流血。”
成语典故
- 西晋时候有个叫杜锡的人,学识渊博,性格非常耿直,在做了太子中舍人以后,多次规劝晋惠帝的儿子愍(mǐn)怀太子。愍怀太子不仅不听劝告,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,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。杜锡没有发觉,屁股被扎得鲜血直流。第二天,太子故意问杜锡:“你昨天出了什么事?”杜锡难以开口,只好说:“昨天喝醉了,不知道干了些什么。”太子说:“你喜欢责备别人,为什么自己也做错了事呢?”。
成语造句
- 他在等待面试结果的时候,心里七上八下,犹如如坐针毡一般。
成语故事
- 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国家,其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名叫张华。张华为人正直,一心为国为民,然而他却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了不少权贵。
当时的国君沉迷于享乐,不理朝政,对一些奸佞之臣的谄媚之言却颇为受用。张华多次上书进言,希望国君能够醒悟,重视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福祉。但他的举动却引起了那些奸佞之臣的忌恨,他们在国君面前不断诋毁张华,使得国君对张华渐渐产生了不满。
有一次,国君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,邀请了众多大臣参加。张华自然也在受邀之列,然而在宴会上,那些奸佞之臣故意在国君面前对张华冷嘲热讽,不断挑唆国君对张华的不满。张华心中虽然气愤,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,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。
可是,随着宴会的进行,那些奸佞之臣的话语越来越过分,张华感觉自己如坐针毡,每一刻都备受煎熬。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,如果继续这样下去,很可能会给自己招来大祸。
在宴会上,张华回想起历史上那些直言进谏却不得善终的忠臣们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。他想到了商朝的比干,因为直言进谏而被纣王残忍杀害;他想到了春秋时期的伍子胥,为了吴国的利益尽心尽力,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。张华深知自己现在的处境就如同他们一样艰难。
然而,张华并没有因此而退缩,他心中依然坚定着为国为民的信念。他决定在宴会结束后,再次向国君进言,哪怕冒着生命危险,也要让国君明白国家目前所面临的危机。
宴会结束后,张华鼓起勇气找到了国君,诚恳地向国君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和担忧。国君听后,陷入了沉思之中。最终,国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朝堂的局势。
从那以后,国君逐渐疏远了那些奸佞之臣,开始重视张华的建议,国家也慢慢走上了正轨。而张华在经历了这次如坐针毡的宴会之后,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继续为国家和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奋斗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困境和危险时,我们不能退缩,要坚定自己的信念,勇敢地去面对。就像张华一样,即使如坐针毡,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,为了正义和真理而不懈努力。同时,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,不要重蹈那些失败的覆辙,要以史为鉴,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如坐针毡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