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诸水滨
成语拼音
- wèn zhū shuǐ bīn
问诸水滨成语解释
- 滨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
典故出处
-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!”
成语典故
- 若夫昭王不返,惟胶舟之故,君其问诸水滨,寡君不敢任咎。★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三回
成语造句
- 这件事十分复杂,责任难以界定,不能简单地问诸水滨,而要深入调查分析。
成语故事
- 春秋时期,各国之间纷争不断,局势错综复杂。
在当时,有两个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,分别是晋国和郑国。郑国在晋楚两国的争霸中,时常左右摇摆,试图寻找生存的空间。
有一次,晋国准备出兵攻打郑国。郑国国君得知这个消息后,惊恐万分,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。大臣们有的主张投降,有的主张抵抗,争论不休。
在这关键时刻,郑国的一位大臣站了出来,他说:“晋国此次兴师动众前来攻打我们,气势汹汹。但我们不能轻易屈服,应该积极寻求外援。”于是,郑国国君派遣使者前往楚国求救。
楚国国君对于是否出兵援助郑国,也犹豫不决。他担心与晋国交战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。楚国的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,一派主张出兵,认为不能坐视郑国被晋国吞并,否则楚国的势力范围将会受到威胁;另一派则认为应该保持观望,避免卷入这场战争。
就在楚国君臣举棋不定的时候,晋国的军队已经兵临郑国城下。郑国的守军拼死抵抗,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,郑国的城池岌岌可危。
此时,楚国终于决定出兵援助郑国。楚国的军队迅速赶到战场,与晋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在战斗中,双方互有胜负,陷入了僵持的局面。
晋国的将领见此情况,心中十分焦虑。他认为继续僵持下去对晋国不利,于是决定撤军。然而,晋国国君对于这次撤军非常不满,他质问将领为何放弃攻打郑国。将领无奈地回答:“此次作战,局势复杂多变,我们未能取得预期的胜利。如今楚国出兵相助郑国,形势对我们不利。若强行进攻,胜负难料,责任不应由我来承担,问诸水滨吧。”意思是,要追究责任的话,就去问问河边的神灵吧。
这个故事反映了在古代战争中,将领在面对复杂局势和不利结果时的无奈,也体现了当时各国之间权力争斗和利益权衡的复杂性。“问诸水滨”这个成语后来常被用来比喻不可推诿责任,或者表示遇到难题无法解决,而试图寻求外部力量或超自然的解释。
问诸水滨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