孺子可教
成语拼音
- rú zǐ kě jiào
孺子可教成语解释
- 指年轻人可培养。
典故出处
-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父去里所,复返,曰:‘孺子可教矣。’”
成语典故
- 张良,字子房。他原是韩国的公子,姓姬,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,逃到下邳隐匿,才改名为张良。 有一天,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,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。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,看到张良走来,便叫道:“喂!小伙子!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!”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,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,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。那老人见了,又对张良说:“来!给我穿上!” 张良很不高兴,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,又何必计较,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。老人站起身,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,转身走了。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,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,果然,那老人走了里把路,返身回来,说:“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,值得我指教。五天后的早上,请到桥上来见我。”张良听了,连忙答应。 第五天早上,张良赶到桥上。老人已先到了,生气地说;“跟老人约会,应该早点来。再过五天,早些来见我!” 又过了五天,张良起了个早,赶到桥上,不料老人又先到了,老人说:“你又比我晚到,过五天再来。” 又过了五天,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。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。天蒙蒙亮时,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,赶忙上前搀扶。老人这才高兴地说;“小伙子,你这样才对!” 老人说着,拿出一部《太公兵法》交给张良,说:“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。钻研透了,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。”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,老人扬长而去。后来,张良研读《太公兵法》很有成效,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,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成语造句
- 他聪明好学,一点就通,真可谓孺子可教。
成语故事
- 在秦朝末年,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张良。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,祖上曾连任五代韩王之相。然而,韩国最终被秦国所灭,这让张良心怀国仇家恨。
张良一心想要为韩国复仇,他散尽家财,四处寻找能够帮助他实现目标的机会。有一天,张良漫步在沂水圯桥头,遇到了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古怪老人。老人故意把鞋脱落桥下,然后傲慢地对张良说:“小子,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!”张良心中虽有不快,但他看老人年事已高,便忍住了脾气,下桥把鞋捡了回来。老人又伸出脚说:“给我把鞋穿上!”张良心想既然已经做到这一步了,便索性跪在地上为老人穿上了鞋。老人穿上鞋后,大笑而去。张良十分诧异,但还是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。
没想到老人走了一段路后又折返回来,对张良说:“你这年轻人很不错,值得教导,五天后的早上,到这里来见我。”张良虽然不明所以,但还是答应了下来。五天后,张良如约早早地来到桥头,却发现老人已经先到了。老人很生气地说:“和老人约会,怎么能迟到呢?五天后再来吧!”过了五天,张良鸡鸣时分就前往桥头,可还是晚了老人一步。老人再次责备他,并让他五天后再来。这一次,张良干脆在前一夜就来到桥头等候。过了许久,老人才姗姗而来,看到张良早已等候在此,他满意地点点头说:“这样才对嘛。”接着,老人从怀中掏出一本书交给张良,说:“你读了这本书,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。十年后天下大乱,你可以用此书兴邦立国。十三年后,你到济北来见我,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。”说完老人就离去了。
张良打开书一看,原来是姜太公所著的《太公兵法》,他如获至宝,日夜研读。凭借着从书中所学的智慧和谋略,张良在日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大业。
张良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他的谦逊和隐忍,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“孺子可教”的典范。他能够放下身段去为老人捡鞋、穿鞋,这种品德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。而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品质,让老人看到了他的潜力,认为他是可造之材,值得传授宝贵的知识和经验。这个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,一个人的品德和态度往往决定了他的未来发展。在生活中,我们要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,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,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孺子可教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