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动于中
成语拼音
- wú dòng yú zhōng
无动于中成语解释
-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。指对应该关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,置之不理。
典故出处
-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,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,他见也好,不见也好,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。”
成语典故
- 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,我们怎么能无动于中呢?
成语造句
- 面对他人的求助,他竟然表现得如此冷漠,好像事情与他毫无关系,这种无动于中的态度实在令人寒心。
成语故事
- 在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局势变幻莫测。有一个名叫子张的学者,他心怀天下,渴望能够找到一位有识之士,一起为百姓谋福祉,为国家的安定出一份力。
子张听闻鲁国的某位大夫声名远扬,被人们称赞为贤能之士,于是他满怀希望地前去拜访。然而,当子张向这位大夫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时,这位大夫却表现得极为冷漠,似乎对子张所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。
子张详细地讲述了如今社会的种种不公,百姓生活的艰难,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之道。他言辞恳切,情感真挚,希望能够引起这位大夫的重视和共鸣。但无论子张如何激情澎湃地表达,那位大夫始终面无表情,眼神游离,仿佛子张所说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。
子张感到十分失望和困惑,他不明白为何这位被众人称赞的大夫会对如此重要的事情无动于衷。在他看来,作为一名有责任、有担当的官员,应当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,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后来,子张离开了鲁国,四处游历,继续寻找志同道合之人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,有的人心怀壮志,愿意为了正义和公平而努力;而有的人则像那位鲁国大夫一样,对世间的疾苦无动于中,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安逸。
子张感慨万分,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当政者的态度和作为。如果官员们都对百姓的困苦无动于中,那么这个国家必将陷入混乱和危机。
正如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,他们大多沉迷于享乐,对民生问题毫不关心,最终导致民不聊生,国家灭亡。而那些能够长治久安的朝代,往往是因为统治者能够倾听百姓的呼声,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
子张的经历告诉我们,无动于中是一种危险的态度,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国家治理中,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敏锐的心,关注他人的需要,积极行动起来,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无动于中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