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纲五常

成语拼音

sān gāng wǔ cháng

三纲五常成语解释

三纲:指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

典故出处

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:“三纲者,何谓也?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也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五常之道,仁、义、智、信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,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,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。于是专心著述,编辑整理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春秋》,同时又开坛讲学,与弟子们坐而论道,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。

成语造句

在封建社会,统治者大力宣扬三纲五常,试图以此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。

成语故事

在遥远的古代,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。 那时,有一个名叫孔义的人,他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。孔义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,对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。 在村庄里,人们的相处大多遵循着一些不成文的规矩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人开始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动摇。一些年轻人行为放纵,不尊重长辈,甚至违背了基本的人伦常理。 孔义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深知,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,整个村庄的和谐与安宁将会被打破。于是,他决定挺身而出,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念。 他开始四处奔走,向人们讲述三纲五常的重要性。他引用古代圣贤的事例,告诉大家君臣之间应该有忠诚之义,父子之间要有慈爱和孝顺之情,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和扶持。他强调,五常中的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是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的品德。 起初,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,甚至嘲笑他过于迂腐。但是孔义并没有气馁,他坚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。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,慢慢地,一些人开始被他的真诚和坚持所打动。 在他的努力下,村庄里的风气逐渐发生了变化。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,更加注重道德规范。君臣之间更加忠诚,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,夫妻之间也变得更加恩爱。 孔义的事迹传遍了周边的村庄,他成为了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。他的坚持和努力,让三纲五常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。 多年后,这个村庄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道德风尚,人们始终铭记着孔义的贡献。而三纲五常这一道德准则,也如同璀璨的星辰一般,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辉,为后世的人们指引着正确的方向,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尽管时代在不断变迁,但三纲五常所蕴含的道德价值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。它提醒着我们要尊重伦理秩序,秉持良好的品德,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。

三纲五常-成语图片

三纲五常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