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缄其口

成语拼音

sān jiān qí kǒu

三缄其口成语解释

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

典故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参观周王的祖庙,祖庙在当时是很神圣的地方,一般参观者必须保持沉默。孔子看到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,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,在背上还刻着字:“这是古时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。”。

成语造句

对于那件事,他始终保持沉默,三缄其口,不肯透露半点信息。

成语故事

在春秋时期,周王朝的统治已经逐渐衰落,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,局势动荡不安。 当时,有一个诸侯国的大夫,名叫祭仲。祭仲在诸侯国中颇具权势和影响力。有一次,这个诸侯国的国君想除掉祭仲,于是暗中策划了一个阴谋。然而,这个阴谋不慎被祭仲的女婿雍纠得知了。 雍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一边是自己的国君,一边是自己的岳父。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,他最终还是决定向国君告发祭仲。雍纠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妻子,也就是祭仲的女儿。 祭仲的女儿听闻此事后,内心无比纠结和痛苦。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,一边是自己的丈夫,一边是自己的父亲。她整日茶饭不思,夜不能寐,苦苦思索着该怎么办。 在这个关键时刻,她想到了一个办法。她回到娘家,去见自己的父亲祭仲。见到父亲后,她欲言又止,不知从何说起。祭仲察觉到了女儿的异样,便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。女儿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说出真相,只是在那里默默不语。 祭仲心中起疑,不断地追问。女儿在内心的挣扎中,始终无法开口说出关于丈夫的阴谋。最终,她选择了沉默,什么也没有说。 祭仲何等精明,从女儿的种种表现中猜到了事情必有蹊跷。经过一番调查,他终于得知了国君和雍纠的阴谋。祭仲大怒,立刻采取行动,先下手为强,除掉了雍纠。 这件事情过后,人们开始用“三缄其口”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说话谨慎,或者因有所顾虑而不愿或不敢开口。就如同祭仲的女儿,在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时,虽心中有千言万语,却最终选择了将话语咽下,保持沉默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“三缄其口”的例子屡见不鲜。许多人在面对复杂的情况和利益纠葛时,为了避免惹祸上身,或者为了维护某种关系,选择了谨慎地保持沉默。这也反映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,人们在言语表达上的一种智慧和策略。但同时,我们也应该明白,过度的沉默有时也可能会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,或者导致正义无法得到伸张。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,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,做到既谨慎又不失勇敢。

三缄其口-成语图片

三缄其口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