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可替否

成语拼音

xiàn kě tì fǒu

献可替否成语解释

献进;替废。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。

典故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君所谓可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以成其可。君所谓否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以去其否。”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,臣以献可替否为忠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对于公司的发展策略,大家应该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,做到献可替否,这样才能让公司不断进步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朝堂之上,政治的风云变幻常常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。 有一个朝代,新帝登基,初展宏图之志,欲使国家繁荣昌盛,百姓安居乐业。然而,朝堂之中的大臣们却并非都能一心为公,有的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,谄媚迎合;有的则因畏惧权势,明哲保身。 在这样的环境中,有一位名叫李贤的大臣,他出身书香门第,自幼饱读诗书,深知治国理政之道。李贤心怀天下,对朝廷之事观察入微,且敢于直言进谏。 一次,新帝欲推行一项新的政策,旨在增加税收以充实国库,用于加强国防和兴修水利。然而,这一政策在初步实施阶段,就引发了诸多问题。百姓们负担加重,怨声载道,地方官员也趁机横征暴敛,中饱私囊。 李贤深知这一政策的弊端,决定在朝堂之上向皇帝进言。面对皇帝和众多大臣,李贤毫不畏惧,他详细阐述了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,指出其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,反而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,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。他慷慨陈词:“陛下,治国当以民为本,如今这一政策虽初衷为善,然实际施行却弊端丛生。若不及时调整,恐将危及国家根基。” 皇帝听后,陷入沉思。此时,那些谄媚迎合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指责李贤危言耸听,试图阻止皇帝改变主意。但李贤不为所动,继续据理力争,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改进建议。 最终,皇帝被李贤的真诚和睿智所打动,决定重新审视并调整这一政策。经过一番努力,新的政策得以实施,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,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,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。 李贤这种献可替否的精神,不仅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尊重,也在朝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。他的事迹被后世传颂,成为了官员们学习的典范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如李贤这般敢于献可替否的忠臣良将,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纠正了朝政的偏差,推动了社会的进步。

献可替否-成语图片

献可替否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