削株掘根

成语拼音

xuē zhū jué gēn

削株掘根成语解释

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。形容彻底铲除。也比喻除恶务尽。

典故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削株掘根,无与祸邻,祸乃不存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对于那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,我们必须坚决打击,削株掘根,以绝后患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曾有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。 战国时期,诸侯纷争,局势动荡不安。在一个名为卫国的小国,有一位名叫卫鞅的臣子。他心怀大志,一心想要为国家谋求富强之策,以摆脱弱小被欺的困境。 当时卫国的政治腐败,贵族们肆意妄为,欺压百姓,国家的根基摇摇欲坠。卫鞅深知,若要改变这一现状,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。他向卫国国君进言,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主张,然而国君却因惧怕贵族势力的反对而犹豫不决。 卫鞅无奈之下,离开卫国,前往秦国。秦国国君秦孝公求贤若渴,听闻卫鞅的治国理念后,大为赞赏,决定给予他全力支持,推行变法。 卫鞅的变法举措遭到了秦国众多贵族的强烈反对。他们认为卫鞅的新法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,纷纷向秦孝公施压。但秦孝公深知,若要使秦国强大,必须坚定地支持卫鞅的变法。 在变法过程中,卫鞅毫不留情,对于那些反对变法的势力,坚决予以打击。他认为,若要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行,必须削株掘根,彻底铲除那些阻碍变革的腐朽势力。他下令废除世卿世禄制度,按军功授爵,使得那些无所作为的贵族失去了特权。同时,他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,鼓励农耕,奖励军功,加强中央集权。 然而,卫鞅的强硬手段也为他自己埋下了祸根。在秦孝公去世后,那些曾经被他打压的贵族势力趁机反扑,诬陷卫鞅谋反。最终,卫鞅惨遭车裂之刑。 但卫鞅的变法却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秦国逐渐强大起来,最终统一了六国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。 卫鞅虽死,但其削株掘根的决心和勇气,为后世所称颂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艰难险阻时,只有坚定信念,敢于削株掘根,才能破旧立新,开创一番伟大的事业。

削株掘根-成语图片

削株掘根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