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去难留
成语拼音
- xīn qù nán liú
心去难留成语解释
- 去离开。心已在别处,难以挽留。
典故出处
- 南朝梁·王僧孺《为姬人自伤》诗断弦犹可续,心去最难留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他决定离开这里,去追寻自己的梦想,我们深知心去难留,所以不再强留。
成语故事
- 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这样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。
在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个小国,名叫卫国。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有一位极为器重的大臣,名叫史鱼。史鱼为人正直,敢于直言进谏,一心为卫国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卫国的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些奸臣,他们谄媚逢迎,迷惑卫灵公,使得朝政日益腐败。史鱼多次向卫灵公进谏,指出这些奸臣的恶行,希望卫灵公能够远离他们,重振朝纲。但卫灵公却被奸臣的花言巧语所蒙蔽,对史鱼的忠言置若罔闻。
史鱼忧心如焚,他深知卫国的前途堪忧,但又无法改变卫灵公的心意。在他病重之时,他把儿子叫到床前,嘱咐道:“我身为臣子,未能让国君远离奸臣,这是我的失职。我死后,不要在正堂治丧,把我的灵柩停放在偏房即可。”儿子虽然悲痛,但还是按照父亲的遗愿做了。
卫灵公前来吊唁,看到史鱼的灵柩不在正堂,心中十分疑惑。史鱼的儿子便将父亲的遗言告知了卫灵公,并说:“父亲一生忠心耿耿,却无法让国君醒悟,他以此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愧疚。”卫灵公听后,深受触动,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可惜,此时卫国的局势已经十分严峻,那些奸臣的势力根深蒂固,难以轻易铲除。尽管卫灵公有心悔改,但已经为时已晚。一些正直的大臣看到卫国的衰败之势难以挽回,纷纷心灰意冷,想要离开卫国另寻明主。
其中有一位名叫子良的大臣,他才华出众,对卫国也曾满怀热忱。但如今看到卫国的混乱局面,他深知自己再留在此地也无法施展抱负,于是决定离开。卫灵公得知子良要走,亲自前来挽留,说道:“如今我已决心整顿朝纲,希望你能留下,与我一同重振卫国。”子良却长叹一声,说道:“国君啊,臣之心已去,难以再留。如今卫国积重难返,非一时之功能够改变。臣不愿在此虚耗光阴,还望国君谅解。”说罢,子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卫国。
这便是“心去难留”的故事。正如子良一般,当一个人的内心已经决定离开,再多的挽留也是徒劳。这也警示后人,要珍惜人心,莫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。
心去难留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