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格势禁

成语拼音

xíng gé shì jìn

形格势禁成语解释

格阻碍;禁制止。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,事情难于进行。

典故出处

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,救斗者不搏戟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

成语典故

他日经营戎素,有形格势禁之能,虽徙首都于关、洛可也。当今之时,岂暇仓猝离北京乎?★章炳麟《驳黄兴主张南都电》

成语造句

在当前的复杂局势下,他纵然有诸多想法和计划,却因形格势禁,无法顺利实施。

成语故事

在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局势错综复杂。 有一个小国,名为卫国。卫国国力弱小,常常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。当时,卫国的君主是卫灵公,他虽然有心使卫国强大,但面对周边强国的威胁,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。 在卫国的边境,有一座重要的城池。这座城池地理位置关键,是卫国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线。然而,邻国的大军却对这座城池虎视眈眈,企图一举攻占。 卫灵公深知,一旦这座城池失守,卫国将面临灭顶之灾。于是,他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。大臣们各抒己见,有的主张拼死抵抗,有的则认为应该求和示弱。 卫灵公犹豫不决,因为他清楚,卫国的兵力与邻国相比,相差悬殊。若拼死抵抗,很可能会全军覆没;若求和示弱,又怕会被邻国趁机勒索,甚至逐步吞并卫国。 就在卫灵公左右为难之时,一位名叫公孙鞅的大臣站了出来。他说道:“陛下,如今我们的处境可谓形格势禁。以我国目前的实力,直接与邻国对抗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但求和示弱,也只是权宜之计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我们应当寻找一种既能保住城池,又能避免与邻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方法。” 公孙鞅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。他建议卫灵公派出使者,携带丰厚的礼物前往邻国,表面上是求和,实际上是拖延时间。同时,在国内秘密集结兵力,加强城池的防御工事,并派出间谍收集邻国的情报。 卫灵公采纳了公孙鞅的计策。使者前往邻国后,邻国的君主见卫国主动求和,并且送上了大量的珍宝,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忘形,以为卫国已经惧怕自己,不敢反抗。 然而,就在邻国放松警惕的时候,卫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当邻国的大军终于发起进攻时,却发现卫国的城池固若金汤,守军士气高昂,他们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。 最终,邻国因为久攻不下,粮草耗尽,不得不撤军。卫国成功地保住了边境的城池,避免了一场灭国之灾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艰难的局势时,要冷静分析,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,才能摆脱形格势禁的困境,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
形格势禁-成语图片

形格势禁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