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
成语拼音

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
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成语解释
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
典故出处
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西汉时期,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,见叛军军心不齐,就采取招抚的办法,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。可汉宣帝命他出兵,结果出师不利。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,造成叛乱,他感慨地说:“真是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”。

成语造句

在测量数据时一定要非常精准,稍有疏忽就可能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巨大偏差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,有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大师名叫李阳。 李阳负责为宫廷打造各种精密的器具。一次,国王下令让他打造一座极为精巧的日晷,以准确测量时间。李阳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 在制作过程中,有一个关键部件的尺寸需要极其精确的测量和雕琢。然而,就在李阳测量时,他因为一时的疏忽,仅仅出现了极其微小的偏差,这细微的差错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。 当他将完成的日晷呈献给国王后,一开始,这座日晷似乎也能正常运行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发现它测量出的时间与实际时间渐渐出现了偏差。起初只是一点点的不同,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这个偏差越来越大,到后来甚至出现了明显的错误。 宫廷中的学者们经过仔细研究,发现了问题正是出在那个当初被李阳忽略的细微偏差上。虽然只是失之毫厘,可最终却导致了差之千里的结果。 国王为此大怒,他斥责李阳:“你这小小的疏忽,却给整个宫廷带来了如此大的影响!真是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啊!”李阳也悔恨不已,他意识到自己一时的不严谨,竟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。 这件事也被记载在这个国度的历史中,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故事。它提醒着人们,在做任何事情时,都不能忽视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,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,都有可能在未来引发巨大的影响。正如《礼记·经解》中所说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任何事情,在起始阶段都要谨慎对待,稍有差错,就可能会像李阳的日晷一样,造成千里之遥的错误结果。这个故事也让人们深刻明白,无论是科学研究、工程建设还是日常生活,都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严谨,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大意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-成语图片
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