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
成語拼音
- 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
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成語解釋
-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
典故出處
- 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萬物理。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西漢時期,趙充國奉漢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區叛亂,見叛軍軍心不齊,就採取招撫的辦法,使得大部分叛軍投誠。可漢宣帝命他出兵,結果出師不利。後來他按皇命收集軍糧,造成叛亂,他感慨地說:“真是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。”。
成語造句
- 在測量數據時一定要非常精準,稍有疏忽就可能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,導致最終結果出現巨大偏差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,有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大師名叫李陽。
李陽負責爲宮廷打造各種精密的器具。一次,國王下令讓他打造一座極爲精巧的日晷,以準確測量時間。李陽深知這項任務的重要性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
在製作過程中,有一個關鍵部件的尺寸需要極其精確的測量和雕琢。然而,就在李陽測量時,他因爲一時的疏忽,僅僅出現了極其微小的偏差,這細微的差錯在當時看起來似乎無關緊要。
當他將完成的日晷呈獻給國王后,一開始,這座日晷似乎也能正常運行。但隨着時間的推移,人們發現它測量出的時間與實際時間漸漸出現了偏差。起初只是一點點的不同,但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,這個偏差越來越大,到後來甚至出現了明顯的錯誤。
宮廷中的學者們經過仔細研究,發現了問題正是出在那個當初被李陽忽略的細微偏差上。雖然只是失之毫釐,可最終卻導致了差之千里的結果。
國王爲此大怒,他斥責李陽:“你這小小的疏忽,卻給整個宮廷帶來了如此大的影響!真是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啊!”李陽也悔恨不已,他意識到自己一時的不嚴謹,竟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。
這件事也被記載在這個國度的歷史中,成爲了一個警示後人的故事。它提醒着人們,在做任何事情時,都不能忽視哪怕是最微小的細節,因爲一個小小的失誤,都有可能在未來引發巨大的影響。正如《禮記·經解》中所說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釐,繆以千里。’”任何事情,在起始階段都要謹慎對待,稍有差錯,就可能會像李陽的日晷一樣,造成千裏之遙的錯誤結果。這個故事也讓人們深刻明白,無論是科學研究、工程建設還是日常生活,都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和嚴謹,絕不能因爲一時的大意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。
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