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终不渝
成语拼音
- shǐ zhōng bù yú
始终不渝成语解释
- 渝:改变,违背。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指守信用。
典故出处
- 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
成语典故
- 东晋孝武帝时,朝廷处于内忧外患之中,谢安声名远扬,但不愿为官,受扬州刺史庾冰的热情邀请,才勉强为官,在淝水大败前秦军,胜利后他辞官退隐到会稽东山,后来被迫出来做官,但他退隐东山的志向始终不渝,总想保持高洁德行。
成语造句
- 他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坚守,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,都始终不渝。
成语故事
- 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国家名叫卫国。卫国的朝堂上有一位忠诚的大臣名叫李忠。
李忠自幼便立志要为国家和百姓奉献自己的一生。他饱读诗书,聪慧过人,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在仕途上稳步前行。
当时的卫国,局势并不稳定,周边各国时常对其虎视眈眈。在一次邻国的突然入侵中,卫国的军队遭遇了重大挫折,国土沦陷,百姓流离失所。许多大臣开始动摇,有的甚至提议投降以换取暂时的安宁。但李忠坚决反对,他在朝堂上慷慨陈词,表明自己坚决抵抗的决心,他说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,他也会坚守自己的信念,绝不会有丝毫动摇。
然而,主和派的势力逐渐强大,李忠受到了排挤和打压。他被剥夺了官职,甚至还遭到了一些人的迫害。但他没有丝毫怨言,依然默默地为国家和百姓忧心。
在艰难的日子里,李忠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,但他心中对国家的忠诚从未改变。他四处奔走,联络那些依然心怀卫国的人们,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。
时光荏苒,卫国终于迎来了转机。新的君主即位,他决心重振卫国,开始广纳贤才。李忠自然被重新召回朝堂,委以重任。他不负众望,积极出谋划策,帮助卫国逐渐恢复了国力。
在漫长的岁月里,无论遇到何种诱惑,何种困境,李忠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,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。他就如同那坚定不移的磐石,任凭风雨如何侵蚀,始终屹立不倒。他的这种始终不渝的精神,感染了无数的人,成为了卫国百姓心中的楷模。
李忠的故事被人们传颂开来,成为了后世之人学习的榜样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,什么是始终不渝。正如古人所云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李忠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和理想,不惜付出一切代价,这种精神正是始终不渝的最好体现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如璀璨的星辰,闪耀着永恒的光辉,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坚守自己的原则,永不放弃。
始终不渝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