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必有据
成语拼音
- yán bì yǒu jù
言必有据成语解释
- 言说话;据依据。说话一定要有根据。
典故出处
- 鲁迅《序言》对于历史小说,则以为博考文献,言必有据者,纵使有人讥为'教授小说',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他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逻辑清晰,每一句话都令人信服,因为他做到了言必有据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个名叫李贤的书生。李贤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便聪慧过人,勤奋好学。
李贤成年后,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学问,决定离开家乡,游历四方,拜访各地的名师大儒。在旅途中,他听闻了一座名山之中,住着一位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的隐士。李贤不辞辛劳,长途跋涉,终于找到了这位隐士的居所。
隐士见李贤心诚,便决定收他为徒,传授他自己一生的所学所悟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李贤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敏锐的思维,但同时也有一个毛病,那就是有时候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和猜测发表言论。
有一次,师徒二人探讨一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事件。李贤未经深入考证,便信口开河,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。隐士听后,微微皱眉,严肃地对李贤说道:“贤徒,学问之道,在于严谨,切不可随意妄言。我们发表的每一个观点,都应言必有据,要有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推断,否则便是误导他人,也是对学问的亵渎。”
李贤听后,顿时面红耳赤,深感惭愧。从此,他牢记师父的教诲,在做学问时,不再仅凭一时的直觉和想象,而是广泛查阅典籍,深入实地考察,力求每一个观点都有坚实的依据。
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,李贤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家。他的言论和著作在学界备受推崇,正是因为他始终秉持着言必有据的原则,从不轻易发表没有根据的言论。
后来,李贤回到家乡,开办了一所学堂。他将自己的治学理念传授给学生们,教导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,要脚踏实地,言必有据。在他的影响下,众多学子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,为当地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李贤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,人们对他的敬重不仅在于他的学识渊博,更在于他坚守言必有据的治学精神,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。
言必有据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