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偷铃

成语拼音

yǎn ěr tōu líng

掩耳偷铃成语解释

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同掩耳盗钟”。

典故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四折难道他掩耳偷铃,则待要见世生苗。”

成语典故

姐姐何必部他,他自掩耳偷铃,好似失心疯的一般。★《天雨花》第四回

成语造句

他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,其实不过是掩耳偷铃,大家早就心知肚明。

成语故事

在春秋时期,有一个小小的诸侯国,国内有一位名叫李三的富家子弟。 李三仗着家中财富,整日游手好闲,不学无术。他的父亲为他请了许多老师,期望他能学有所成,将来继承家业,可李三总是想尽办法逃避学习。 有一天,李三在集市上闲逛,偶然看到了一家新开的珠宝店。店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吸引了他的目光,他心生贪念,想要将其占为己有。于是,他趁着店主不注意,偷偷将宝石揣入怀中,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店铺。 然而,店主很快就发现宝石不见了,四处寻找。有人告诉店主,看到李三在宝石失踪前曾在店中徘徊,行为鬼祟。店主便带着伙计找上了李三家。 李三听到敲门声,心中大惊,匆忙将宝石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之下。当店主询问他是否偷了宝石时,他矢口否认,还故作镇定地说:“我李三怎么会做出这种偷鸡摸狗之事,你们莫要冤枉好人!” 店主要求搜查他的房间,李三心里越发慌张,但仍强装镇定。当店主的目光扫向他的床铺时,他急忙冲过去,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,然后躺下,仿佛这样别人就看不到他藏在被褥下的宝石了。 他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诧异。有人忍不住问他:“你这是在做什么?”李三却大声说道:“我捂住自己的耳朵,就听不到你们的声音了,你们也就找不到宝石了!”众人听闻,不禁哄堂大笑。 李三的这种行为,正如“掩耳偷铃”一般,自欺欺人。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,就能掩盖自己的罪行,让别人发现不了真相。殊不知,他的愚蠢行为只是让自己陷入了更加尴尬和难堪的境地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也不乏有像李三这样自欺欺人的例子。比如,战国时期的赵括,只会纸上谈兵,却自以为精通兵法,最终导致长平之战赵国大败。他们都没有认清现实,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,最终只能落得失败和被人耻笑的下场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,不能像李三那样掩耳偷铃,自欺欺人。只有勇敢面对现实,努力改正错误,才能不断进步,走向成功。

掩耳偷铃-成语图片

掩耳偷铃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