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偷鈴

成語拼音

yǎn ěr tōu líng

掩耳偷鈴成語解釋

比喻自己欺騙自己。同掩耳盜鐘”。

典故出處

元·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四折難道他掩耳偷鈴,則待要見世生苗。”

成語典故

姐姐何必部他,他自掩耳偷鈴,好似失心瘋的一般。★《天雨花》第四回

成語造句

他以爲自己能瞞天過海,其實不過是掩耳偷鈴,大家早就心知肚明。

成語故事

在春秋時期,有一個小小的諸侯國,國內有一位名叫李三的富家子弟。 李三仗着家中財富,整日遊手好閒,不學無術。他的父親爲他請了許多老師,期望他能學有所成,將來繼承家業,可李三總是想盡辦法逃避學習。 有一天,李三在集市上閒逛,偶然看到了一家新開的珠寶店。店中一顆璀璨的寶石吸引了他的目光,他心生貪念,想要將其佔爲己有。於是,他趁着店主不注意,偷偷將寶石揣入懷中,然後裝作若無其事地離開了店鋪。 然而,店主很快就發現寶石不見了,四處尋找。有人告訴店主,看到李三在寶石失蹤前曾在店中徘徊,行爲鬼祟。店主便帶着夥計找上了李三家。 李三聽到敲門聲,心中大驚,匆忙將寶石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之下。當店主詢問他是否偷了寶石時,他矢口否認,還故作鎮定地說:“我李三怎麼會做出這種偷雞摸狗之事,你們莫要冤枉好人!” 店主要求搜查他的房間,李三心裏越發慌張,但仍強裝鎮定。當店主的目光掃向他的牀鋪時,他急忙衝過去,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,然後躺下,彷彿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他藏在被褥下的寶石了。 他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十分詫異。有人忍不住問他:“你這是在做什麼?”李三卻大聲說道:“我捂住自己的耳朵,就聽不到你們的聲音了,你們也就找不到寶石了!”衆人聽聞,不禁鬨堂大笑。 李三的這種行爲,正如“掩耳偷鈴”一般,自欺欺人。他以爲捂住自己的耳朵,就能掩蓋自己的罪行,讓別人發現不了真相。殊不知,他的愚蠢行爲只是讓自己陷入了更加尷尬和難堪的境地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也不乏有像李三這樣自欺欺人的例子。比如,戰國時期的趙括,只會紙上談兵,卻自以爲精通兵法,最終導致長平之戰趙國大敗。他們都沒有認清現實,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,最終只能落得失敗和被人恥笑的下場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,不能像李三那樣掩耳偷鈴,自欺欺人。只有勇敢面對現實,努力改正錯誤,才能不斷進步,走向成功。

掩耳偷鈴-成語圖片

掩耳偷鈴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