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旗息鼓

成语拼音

yǎn qí xī gǔ

掩旗息鼓成语解释

①卷起军旗,停擂战鼓。指军队隐蔽行动,避免暴露目标。②比喻停止行动。

典故出处

《明史·流贼传·张献忠》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,收溃散,掩旗息鼓,益西走白羊山。”

成语典故

秦显家的听了,轰去了魂魄,垂头丧气,登时掩旗息鼓,卷包而去。★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

成语造句

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,敌人却突然没了动静,似乎想要掩旗息鼓,我方战士不敢掉以轻心,依旧严阵以待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战场上,有两个诸侯国常年纷争不断,分别是卫国和郑国。 卫国国力强盛,兵强马壮,其君主一心想要扩张领土,于是屡屡对周边小国发起征战。郑国地狭人少,在军事力量上远逊于卫国。 这一年,卫国再次集结大军,准备一举攻占郑国。郑国的朝堂之上,君臣们忧心忡忡,不知如何是好。一位名叫公孙侨的大臣挺身而出,他向郑君进言道:“卫国此次来势汹汹,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。如今之计,唯有巧施谋略,方有一线生机。” 公孙侨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计划。他主张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,佯装正面迎敌,且战且退,将卫国的大军引入事先布置好的山谷之中。然后,在山谷两侧埋伏精锐部队,待卫国大军深入,便截断其退路,给予致命一击。 郑君听后,觉得此计甚妙,便依计行事。郑国的小股部队在战场上与卫国大军相遇,象征性地抵抗一番后,便开始撤退。卫国的将领见此情形,以为郑国军队不堪一击,便下令全力追击。 当卫国大军进入山谷后,郑国的伏兵四起,喊杀声震天。卫国军队顿时阵脚大乱,首尾不能相顾。然而,卫国的将领毕竟经验丰富,他迅速整顿军队,试图突围。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公孙侨再次献策。他让士兵们在山谷四周竖起郑国的旗帜,敲响战鼓,营造出郑国大军源源不断赶来增援的假象。卫国的士兵们见此情形,心生怯意,士气低落。 卫国的将领深知此时局势对己方极为不利,继续交战下去,恐怕会全军覆没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下令撤军。 这场战役,郑国以智慧和谋略成功击退了强大的卫国。而卫国经此一役,也元气大伤,暂时掩旗息鼓,不再轻易挑起战事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强敌时,不能一味地硬拼,巧妙运用策略,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正如孙子兵法所说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战争如此,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亦是如此,善于思考,灵活应对,方能化险为夷。

掩旗息鼓-成语图片

掩旗息鼓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