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荆道故

成语拼音

bān jīng dào gù

班荆道故成语解释

班:铺开;道:叙说。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。

典故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楚国的伍参与蔡国的子朝是好朋友,他们的儿子伍举与声子也是好朋友。伍举因为岳父王子弁犯罪而逃到郑都城郊外,与声子相见,他们马上拔下路边的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,互相倾诉衷肠。声子后终于为伍举平反。

成语造句

朋友久别重逢,他们席地而坐,开始班荆道故,回忆起曾经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。

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楚国和晋国是两个强大的诸侯国。在楚国,有一位名叫伍举的大臣,他才华出众,为人正直。然而,由于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一些复杂的政治局势,伍举遭受到了陷害和排挤,不得不逃离楚国。 伍举历经艰辛,辗转来到了郑国。在郑国,他过着流亡的生活,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有一天,伍举在郑国的郊外遇到了另一位流亡在外的楚人,他叫声子。两人相见,顿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。 他们找了一处平坦的草地,坐下来交谈。伍举向声子倾诉了自己在楚国的遭遇和心中的痛苦。声子则静静地倾听着,不时地给予安慰和鼓励。在交谈中,他们回忆起了在楚国的往事,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。 他们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,尽情地分享着彼此的经历和感受。不知不觉中,夜幕降临,繁星点点。伍举和声子仍然沉浸在交谈中,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 后来,声子回到了楚国。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,成功地说服了楚国的国君,为伍举洗刷了冤屈。伍举终于得以重返楚国,继续为国家效力。 “班荆道故”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,它形容朋友途中相遇,共话旧情。就如同伍举和声子一样,在人生的旅途中,即使遭遇了挫折和困难,朋友之间的情谊依然能够给予彼此温暖和力量。正如《论语》中所说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朋友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,在困境中能够相互扶持,在欢乐时能够共同分享。这个成语也提醒着我们,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情谊,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无论身处何地,都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。

班荆道故-成语图片

班荆道故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