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知半见

成语拼音

yī zhī bàn jiàn

一知半见成语解释

指不成熟的一点见解。

典故出处

清·方以智《东西均·道艺》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,偶窃一知半见,谓人悟门,便住门限上,登曲录床,此生不可复下。”

成语典故

今任其一知半见,指为妙悟,如照萤光,如窥隙日,以为诗之妙解尽在是。★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六

成语造句

对于这件复杂的事情,他的理解不过是一知半见,根本无法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,有一个名叫李华的书生。李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但他自幼聪慧好学,心怀远大抱负,渴望通过读书考取功名,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。 李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,在乡间的私塾中表现出色,被先生称赞为有潜力的学子。然而,随着他学习的深入,他逐渐陷入了一种困境。 李华对于诸多经典书籍和学问,总是只能理解到一部分,往往是一知半解。他在阅读经史子集时,常常只看到表面的文字,却无法领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和思想。比如,对于儒家经典中的“仁”的概念,他只知道要对他人友善和关爱,却不明白这种“仁”是基于对人性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洞察。 有一次,乡里举行了一场学问辩论会。各方学子齐聚一堂,就一些经典的论题展开激烈的讨论。李华也积极参与其中,当讨论到“治国之道”时,他凭借着自己平时积累的一知半解的知识,侃侃而谈。他认为治国只需轻徭薄赋,让百姓安居乐业即可。然而,他却没有考虑到国家的整体战略、军事防御以及官僚体系的管理等诸多复杂因素。 一位年长且学识渊博的学者听了李华的言论后,微微摇头说道:“年轻人,你的见解虽有一定道理,但实在是一知半见。治国之道,岂会如此简单?轻徭薄赋固然重要,但如何平衡财政收支,如何选拔贤能之士治理地方,如何应对外部的威胁,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全面考量的。”李华听后,顿时面红耳赤,意识到自己的浅薄。 此事过后,李华深刻反思。他明白自己之前的学习过于浮躁,只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,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是一知半见,难以深入精髓。从此,他改变了学习方法,不再急于发表观点,而是静下心来,反复研读经典,向师长请教,与同窗探讨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李华终于对学问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,最终金榜题名,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,切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见,而要深入探究,力求全面、准确地理解,方能有所成就。

一知半见-成语图片

一知半见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