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愤填膺

成语拼音

yì fèn tián yīng

义愤填膺成语解释

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;膺胸。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。

典故出处
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,自己办了个长电奏,力请宣战。”

成语典故

畿辅士民,屡遭虏骑蹂躏,莫不义愤填膺,恨之切骨。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章

成语造句

当他听闻那个无辜者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,心中的怒火瞬间燃起,义愤填膺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国度,百姓们原本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位贪婪且残暴的官员逐渐掌握了朝政的大权。 这位官员名叫赵括,他凭借着谄媚和阴谋手段,爬上了高位。自他当权以来,肆意搜刮民脂民膏,加重赋税,使得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。原本肥沃的农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,街市上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荣。 有一位名叫李义的年轻书生,他目睹了这一切,心中充满了悲愤和忧虑。李义出身贫寒,但自幼勤奋好学,心怀正义。他深知百姓们的苦难,决定挺身而出,为民众发声。 李义开始四处奔走,收集赵括的罪行证据。他不顾个人安危,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,痛斥赵括的恶行。然而,赵括的势力庞大,他的爪牙遍布各地,很快就察觉到了李义的行动。 赵括企图用金钱和官位收买李义,让他闭嘴。但李义严词拒绝,他说道:“我李义虽一介书生,力量微薄,但绝不会为了一己私利,而无视百姓的苦难。”赵括见收买不成,便恼羞成怒,下令抓捕李义。 在李义被关押的日子里,百姓们纷纷为他求情。他们自发地聚集在官府门前,要求释放李义。面对群情激奋的百姓,赵括的手下们开始感到惶恐不安。 终于,在百姓的压力下,赵括不得不暂时释放了李义。李义出狱后,并没有因为遭受挫折而退缩,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将赵括绳之以法的决心。他继续努力,联合了一些有良知的官员,共同向朝廷上书,揭露赵括的罪行。 朝廷在接到众多的奏报后,开始重视此事,并派遣了一位公正廉明的钦差大臣前来调查。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,赵括的罪行终于被一一揭露。最终,赵括被革职查办,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 当这个消息传开时,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,而李义更是义愤填膺。他回想起这段艰难的历程,感慨万千。他深知,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。正是因为他心中那股对不公和邪恶的义愤,才让他坚持不懈,最终为百姓们讨回了公道。

义愤填膺-成语图片

义愤填膺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