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气自若

成语拼音

yì qì zì ruò

意气自若成语解释

自若不改常态,还像原来的样子。神情自然如常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亦作意气自如”。

典故出处

《汉书·李广传》广为匈奴所败,吏士皆无人色,广意气自若。”

成语典故

城中死伤日积,巷哭声相闻,应元慷慨登陴,意气自若。★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
成语造句

他在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时,依旧镇定从容,意气自若,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

成语故事

在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有一位名叫孙坚的豪杰,他智勇双全,心怀壮志。 孙坚起初只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官吏,但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,逐渐崭露头角。当时,黄巾军起义,四处肆虐,朝廷无力镇压。孙坚毅然招募乡勇,组建军队,投身于平叛的战斗之中。 在战场上,孙坚总是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,丝毫不畏惧敌人的强大。他的军队纪律严明,作战勇猛,多次取得重大胜利,声名远扬。 然而,孙坚的崛起引起了其他诸侯的嫉妒和忌惮。在一次与袁术的合作中,袁术担心孙坚势力过大,难以控制,便故意克扣孙坚军队的粮草供应,导致孙坚的军队陷入困境。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,孙坚的部下们都感到焦虑和不安。但孙坚却意气自若,他冷静地分析局势,安抚部下的情绪。他告诉众人:“吾等为正义而战,岂会因一时之困而退缩?粮草之事,我自会想办法解决。” 孙坚亲自前往袁术营帐,义正言辞地指责袁术的不义之举。他言辞恳切,条理清晰,令袁术感到羞愧不已,最终恢复了孙坚军队的粮草供应。 之后,孙坚继续征战沙场,为平定乱世而努力。在与董卓的交锋中,董卓的军队人多势众,装备精良。但孙坚毫不畏惧,指挥若定,多次击败董卓的军队。 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,孙坚的军队遭遇了董卓精锐部队的突袭。一时间,战场上杀声震天,局势对孙坚极为不利。然而,孙坚依旧意气自若,他沉着应对,巧妙地运用战术,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,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 孙坚的意气自若,不仅让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,更赢得了部下的忠心和百姓的拥戴。他的英勇事迹,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段传奇。 可惜的是,孙坚最终在与黄祖的战斗中不幸中箭身亡。但他的精神和风范,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,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。

意气自若-成语图片

意气自若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