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天顺人

成语拼音

yìng tiān shùn rén

应天顺人成语解释

应适应,适合。顺应天命,合乎人心。

典故出处

《周易·革》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革命,顺乎在而应乎人。”

成语典故

小生之意,不过应天顺人,何必留名?★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五十九回

成语造句

古代的开国君主往往能够洞察局势,做出明智的决策,从而成就大业,正可谓是应天顺人,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中国,朝代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各种复杂的因素。其中,民心向背和统治者的德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话说在隋朝末年,隋炀帝杨广穷奢极欲,大兴土木,开凿运河,三征高丽,弄得民不聊生,天下大乱。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,试图推翻隋朝的暴政。 在众多起义军中,有一支由李渊率领的队伍逐渐崭露头角。李渊本是隋朝的贵族,但他深知隋朝的统治已病入膏肓,无可救药。他在太原起兵,挥师南下,一路上势如破竹。 李渊之子李世民更是英勇善战,足智多谋。他深知要想成就大业,必须顺应民心,得到百姓的支持。在征战的过程中,李世民军纪严明,严禁士兵骚扰百姓,对百姓秋毫无犯。他还积极开仓放粮,救济穷苦之人,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。 随着李渊父子的势力不断壮大,他们最终攻入了隋朝的都城长安。此时的隋朝已名存实亡,李渊在众人的拥戴下,于公元 618 年称帝,建立了唐朝,定都长安,改元武德。 李渊称帝,并非凭借一己之力,而是应天顺人。所谓“天”,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,隋朝的灭亡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;所谓“人”,便是广大百姓渴望安定、渴望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。李渊父子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,满足了百姓的愿望,因此得以建立新的王朝,开创一番盛世。 正如古人云:“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李渊父子顺应天时,顺从民意,因而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。而那些违背历史潮流、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,最终都只能走向灭亡。 唐朝建立后,李渊和李世民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积极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使得唐朝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,社会逐渐稳定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“贞观之治”,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应天顺人,成就伟业,此乃千古不变之真理。

应天顺人-成语图片

应天顺人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