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木脑袋

成语拼音

yú mù nǎo dài

榆木脑袋成语解释

比喻思想顽固。亦作榆木脑壳”。

典故出处

谷峪《新事新办》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!娶亲不坐轿,这年头净这么办,俺也赞成。”

成语典故

大叔,谢谢您老人家!”黄金印淌上了热泪,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。”★刘绍棠《柳伞》三

成语造句

他总是不明白我的意思,真是个榆木脑袋,怎么点都点不透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生活着一位名叫李四的农夫。李四为人勤劳善良,每天都辛勤地在田地里劳作,期望能有一个好的收成,让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。 然而,李四有一个致命的缺点,那就是他十分固执己见,不懂得变通,村里的人都在背后悄悄说他是个榆木脑袋。 有一年,村里遭遇了严重的旱灾。其他农夫看到田地干裂,纷纷想方设法寻找新的水源,或者尝试种植一些耐旱的作物。但李四却不以为然,他坚信只要按照过去的方法继续劳作,老天总会下雨,庄稼也会照样丰收。 他的妻子劝他:“夫君,如今形势不同以往,我们也得跟着变一变法子,不然这一年可要颗粒无收了。”李四却生气地说道:“我种了半辈子的地,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,哪用得着变!” 村里的长者也来好心相劝:“李四啊,古有‘穷则思变’之理。如今旱灾严重,你若不变通,如何能度过此难关?”可李四根本听不进去,依旧每天固执地在干裂的田地里按照老方法耕种。 结果,到了收获的季节,别人家因为及时改变策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成,唯独李四的田地里几乎是一无所获。一家人面临着饥饿和贫困的困境。 此时的李四才开始懊悔自己的固执和不知变通。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因为固执而失败的例子,比如长平之战中的赵括,只会纸上谈兵,不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变通,最终导致赵军大败。 李四终于明白了,自己这颗榆木脑袋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从此,他痛定思痛,努力改变自己,学会了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切不可像李四这般做个榆木脑袋,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,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。

榆木脑袋-成语图片

榆木脑袋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