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木腦袋
成語拼音
- yú mù nǎo dài
榆木腦袋成語解釋
- 比喻思想頑固。亦作榆木腦殼”。
典故出處
- 谷峪《新事新辦》你娘不是那榆木腦袋!娶親不坐轎,這年頭淨這麼辦,俺也贊成。”
成語典故
- 大叔,謝謝您老人家!”黃金印淌上了熱淚,您敲開了我脖腔子上這顆榆木腦殼。”★劉紹棠《柳傘》三
成語造句
- 他總是不明白我的意思,真是個榆木腦袋,怎麼點都點不透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,生活着一位名叫李四的農夫。李四爲人勤勞善良,每天都辛勤地在田地裏勞作,期望能有一個好的收成,讓家人過上安穩的日子。
然而,李四有一個致命的缺點,那就是他十分固執己見,不懂得變通,村裏的人都在背後悄悄說他是個榆木腦袋。
有一年,村裏遭遇了嚴重的旱災。其他農夫看到田地乾裂,紛紛想方設法尋找新的水源,或者嘗試種植一些耐旱的作物。但李四卻不以爲然,他堅信只要按照過去的方法繼續勞作,老天總會下雨,莊稼也會照樣豐收。
他的妻子勸他:“夫君,如今形勢不同以往,我們也得跟着變一變法子,不然這一年可要顆粒無收了。”李四卻生氣地說道:“我種了半輩子的地,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,哪用得着變!”
村裏的長者也來好心相勸:“李四啊,古有‘窮則思變’之理。如今旱災嚴重,你若不變通,如何能度過此難關?”可李四根本聽不進去,依舊每天固執地在乾裂的田地裏按照老方法耕種。
結果,到了收穫的季節,別人家因爲及時改變策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成,唯獨李四的田地裏幾乎是一無所獲。一家人面臨着飢餓和貧困的困境。
此時的李四纔開始懊悔自己的固執和不知變通。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因爲固執而失敗的例子,比如長平之戰中的趙括,只會紙上談兵,不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變通,最終導致趙軍大敗。
李四終於明白了,自己這顆榆木腦袋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。從此,他痛定思痛,努力改變自己,學會了靈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生活中切不可像李四這般做個榆木腦袋,要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,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。
榆木腦袋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