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丈竿头

成语拼音

bǎi zhàng gān tóu

百丈竿头成语解释

佛教语,百丈高的竿子,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。

典故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景岑禅师》:“百丈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

成语典故

宋朝时,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,号招贤大师。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,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。  一天,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。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,大师讲得深入浅出,娓娓动听,听的人深受感染。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,一片寂静。 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,一名僧人站立起来,问他行了一个礼,然后提了几个问题,请求大师解答。大师还了礼,慢慢地作答起来。 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,又向大师提问,于是两人一问一答,气氛亲切自然。  听讲的人发现,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----十方世界的内容。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,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(ji)帖。所谓偈帖,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。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:“百丈的竹罕并不算高,尚需更进一步,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。”。

成语造句

他在事业上不断进取,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,犹如在百丈竿头更进一步。

成语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年轻人名叫李明。李明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,心中怀着远大的抱负。 他一心想要在学问和技艺上取得极高的成就,于是四处拜访名师,刻苦钻研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他在自己所钻研的领域已经小有所成,获得了不少人的赞誉和认可。 然而,李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,他深知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一天,他在阅读古籍时,看到了一句话:“学无止境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”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,让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安于现状,必须要不断进取。 于是,李明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和修炼中。他不畏艰难,不惧挑战,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。就这样,他的技艺日益精湛,名声也越来越响亮。 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明渐渐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,无论怎么努力,都难以再有明显的提升。他开始变得有些焦虑和困惑,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前进。 就在他迷茫之际,他遇到了一位智慧的长者。长者听完他的苦恼后,微笑着对他说:“年轻人,你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,但就像那百丈竿头,想要更进一步,需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。你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,要敢于超越自我,去探索新的领域和高度。” 李明听后,恍然大悟。他明白了自己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成就,而要勇于突破,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于是,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和修炼方法,积极寻找新的思路和途径。 经过一番努力和探索,李明终于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法。他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艺融合起来,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。这让他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如同登上了百丈竿头更进一步。 最终,李明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师,他的成就和事迹被人们传颂不衰。而他也始终铭记着长者的教诲,明白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,永远没有尽头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要像李明一样,有着不断进取的精神。当我们取得一定成绩时,不能骄傲自满,而要如同站在百丈竿头,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同时,我们也要明白,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,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,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,不断攀登新的高峰。

百丈竿头-成语图片

百丈竿头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