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恶不悛

成语拼音

zào è bù quān

造恶不悛成语解释

作恶事而不肯悔改。

典故出处

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》宣公造恶不悛,而流毒于其国若是哉!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他总是肆意妄为,即便受到多次警告仍不知悔改,这种造恶不悛的行为最终让他自食恶果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国度,有一个名叫李霸的人。李霸出生于富贵之家,从小娇生惯养,养成了飞扬跋扈、肆意妄为的性格。 随着年龄的增长,李霸非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,反而变本加厉。他在乡里横行霸道,欺负弱小,强占他人田产,百姓们对他敢怒不敢言。当地的官员也曾试图对他加以约束,然而李霸凭借家中的财富和关系,总是能够轻易地摆脱惩罚。 有一次,一位正直的书生站出来指责李霸的恶行。李霸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,反而怀恨在心,在一个夜晚,派人将书生打得重伤。此事引起了众怒,百姓们纷纷联名上书,要求严惩李霸。然而,李霸的家族再次动用关系,贿赂官员,使得此事不了了之。 李霸愈发肆无忌惮,他开始勾结一些地痞流氓,组成了一个团伙,到处为非作歹。他们抢劫商人的财物,扰乱市场秩序,使得当地的经济陷入混乱。一些有良知的乡绅多次劝告李霸,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,回归正道。但李霸却对这些劝告置若罔闻,依旧我行我素。 岁月流转,新的县令上任。这位县令清正廉洁,决心要整治当地的恶势力。他听闻了李霸的种种罪行,决定对其进行调查。李霸却毫无畏惧,依旧造恶不止。 最终,县令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,将李霸及其团伙一网打尽。然而,即便在狱中,李霸依旧没有丝毫的悔意,可谓是造恶不悛。他的一生,因自己的恶行而声名狼藉,最终也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,作恶多端且不知悔改,终究不会有好下场。唯有秉持善良之心,遵守道德规范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。

造恶不悛-成语图片

造恶不悛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