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良借箸

成语拼音

zhāng liáng jiè zhù

张良借箸成语解释

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。箸筷子。张良借(刘邦的)筷子为他筹画指点。比喻出谋划策。

典故出处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,他犹如当年的谋士,能够清晰地分析利弊,其谋划之妙让人想起了张良借箸的智慧。

成语故事

在楚汉相争的风云岁月中,局势变幻莫测,英雄豪杰们各展其能,其中就有一段与“张良借箸”相关的精彩故事。 那时候,刘邦与项羽的争斗进入了关键阶段。刘邦的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,士气低落,前景堪忧。刘邦心急如焚,召集了他的谋士们商讨对策。 在这紧张的商议之中,有一位名叫郦食其的谋士站了出来,向刘邦献上了一计。他主张效仿商汤伐桀和周武王伐纣的做法,分封六国的后代为王。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赢得六国后人的支持,从而壮大刘邦的力量,共同对抗项羽。 刘邦听了郦食其的建议,觉得似乎有一定的道理,心中稍有欣喜,准备按照这个计策行事。 然而,就在刘邦即将下达命令的时候,张良得知了这个计划。他匆忙赶来,面色凝重,深知此计万万不可行。 张良面对刘邦,有条不紊地开始分析。他说道:“昔日商汤伐桀、周武王伐纣,之所以能够分封他们的后代,那是因为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掌控局势,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制约他们。如今,我们的情况与那时截然不同。我们自己尚且身处困境,兵力不足,粮草匮乏,根本没有能力去控制那些分封的诸侯。倘若贸然分封,诸侯们未必会真心效忠于您,反而可能会成为新的隐患,甚至倒戈相向,与项羽联合,那我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。” 说到激动之处,张良借了刘邦面前的筷子作为道具,一边比划,一边详细地阐述着其中的利害关系。他的言辞犀利,条理清晰,让刘邦如梦初醒,恍然大悟。 刘邦当即大骂郦食其:“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!”随即放弃了分封六国后代的想法。 张良借箸这一典故,充分展现了张良的深谋远虑和卓越才智。他能够在关键时刻洞察局势,为刘邦指明正确的方向,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误。也正是因为有张良这样的谋士辅佐,刘邦最终才能在楚汉相争中脱颖而出,建立了大汉王朝。 这段历史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复杂的局势和重大的决策时,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,不能盲目行事,方能成就大业。

张良借箸-成语图片

张良借箸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