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聋发聩

成语拼音

zhèn lóng fā kuì

振聋发聩成语解释

聩天生耳聋,引伸为不明事理。声音很大,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使他们清醒过来。

典故出处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一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那个关键时刻,他的一番话语犹如洪钟大吕,振聋发聩,让所有人都如梦初醒,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观念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曾有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。 那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,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。朝政腐败,官员们贪污受贿,欺压百姓,民不聊生。而在边疆,外敌频频入侵,战火纷飞,百姓流离失所。 在这样的困境中,有一位名叫李正的忠臣挺身而出。他出身贫寒,但自幼聪慧好学,心怀大志。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,他一步步踏入了朝堂。 李正深知国家的危机,多次向皇帝进谏,痛陈时弊。然而,皇帝却沉迷于享乐,对他的忠言充耳不闻。朝堂之上,那些奸臣们更是对李正百般排挤,试图打压他的声音。 但李正并未退缩,他决定在一次重要的朝会上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再次直言进谏。 那一天,朝堂气氛凝重。李正站在大殿中央,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如今的国家,犹如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,内有蛀虫啃噬,外有风浪侵袭。如果我们再不警醒,再不改革,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!”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,如同一记重锤,敲打着每个人的心灵。 满朝文武皆被他的言辞所震惊,一时之间,大殿鸦雀无声。皇帝也终于从沉迷中抬起头来,开始正视李正的话语。 李正继续说道:“陛下,您应该以史为鉴,看看那些亡国之君,哪一个不是因为不听忠言,放纵奸臣,才导致国家覆灭的?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啊!”他的每一句话都如雷贯耳,振聋发聩。 终于,皇帝被李正的赤诚之心所打动,决定痛下决心,整顿朝纲,改革弊政。那些奸臣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 在李正的努力下,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,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得到了改善。 李正的这番振聋发聩之言,不仅拯救了国家,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。它时刻提醒着后人,要敢于直言,要保持清醒,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勇敢地发出正义之声。

振聋发聩-成语图片

振聋发聩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