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聾發聵
成語拼音
- zhèn lóng fā kuì
振聾發聵成語解釋
- 聵天生耳聾,引伸爲不明事理。聲音很大,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。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,使他們清醒過來。
典故出處
- 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一此數言,振聾發聵,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在那個關鍵時刻,他的一番話語猶如洪鐘大呂,振聾發聵,讓所有人都如夢初醒,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爲和觀念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曾有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。
那是在一個動盪的時代,國家面臨着內憂外患。朝政腐敗,官員們貪污受賄,欺壓百姓,民不聊生。而在邊疆,外敵頻頻入侵,戰火紛飛,百姓流離失所。
在這樣的困境中,有一位名叫李正的忠臣挺身而出。他出身貧寒,但自幼聰慧好學,心懷大志。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,他一步步踏入了朝堂。
李正深知國家的危機,多次向皇帝進諫,痛陳時弊。然而,皇帝卻沉迷於享樂,對他的忠言充耳不聞。朝堂之上,那些奸臣們更是對李正百般排擠,試圖打壓他的聲音。
但李正並未退縮,他決定在一次重要的朝會上,當着滿朝文武的面,再次直言進諫。
那一天,朝堂氣氛凝重。李正站在大殿中央,慷慨激昂地說道:“如今的國家,猶如一艘即將沉沒的大船,內有蛀蟲啃噬,外有風浪侵襲。如果我們再不警醒,再不改革,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!”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,如同一記重錘,敲打着每個人的心靈。
滿朝文武皆被他的言辭所震驚,一時之間,大殿鴉雀無聲。皇帝也終於從沉迷中擡起頭來,開始正視李正的話語。
李正繼續說道:“陛下,您應該以史爲鑑,看看那些亡國之君,哪一個不是因爲不聽忠言,放縱奸臣,才導致國家覆滅的?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啊!”他的每一句話都如雷貫耳,振聾發聵。
終於,皇帝被李正的赤誠之心所打動,決定痛下決心,整頓朝綱,改革弊政。那些奸臣們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
在李正的努力下,國家逐漸走上了正軌,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得到了改善。
李正的這番振聾發聵之言,不僅拯救了國家,也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。它時刻提醒着後人,要敢於直言,要保持清醒,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,勇敢地發出正義之聲。
振聾發聵-成語圖片